当前位置:静雅生活网 > 传统历史 >

甲午战争丁汝昌的军舰(甲午中日战争丁汝昌投降了吗)

导读:甲午海战中丁汝昌的指挥错了吗,为何北洋舰队会失败?  从题目看,这里所说的甲午海战应该是指1894年9月17日发生的黄海大东沟海战。  有关第一个问题,丁汝昌的指挥有没有错

  甲午海战中丁汝昌的指挥错了吗,为何北洋舰队会失败?

  从题目看,这里所说的甲午海战应该是指1894年9月17日发生的黄海大东沟海战。

  有关第一个问题,丁汝昌的指挥有没有错。

  答案其实是无论对错,都与丁汝昌没有太大的直接关系,因为他根本不是海战的具体指挥者。

  百多年来中国人提到大东沟海战时容易步入一个误区,即习惯性地将丁汝昌视作是这场海战中北洋海军的指挥者。丁汝昌,职务为北洋海军提督,理论上是北洋海军的最高统帅,但是丁汝昌在北洋海军中所主管的事务主要是全局性的管理,以及督办诸如后勤、人事、纪律等,北洋海军的专业技术事务,以及军事训练等工作,日常是由丁汝昌之下的两名翼长来负责,即左翼总兵林泰曾和右翼总兵刘步蟾。可以这么认为,丁汝昌是一名行政官员,林泰曾、刘步蟾是军事技术官员。

  黄海大东沟海战时,丁汝昌坐镇刘步蟾管带的“定远”舰,其实际的作用相当于督军、督阵,而真正的作战指挥者,实际上就是旗舰“定远”的舰长、北洋海军右翼总兵刘步蟾。这一点,在黄海大东沟海战后北洋海军的战斗报告中也有所体现。打个比方,丁汝昌当时的作用和地位类似于日本联合舰队中在督战的军令部长桦山资纪。

  另外,从黄海大东沟海战的具体战事细节来看,丁汝昌也并未在战斗中有指挥行为。

  首先,黄海大东沟海战开始后不久,丁汝昌即在“定远”舰的飞桥上受伤,脸部烧伤,腿部受创不能站立。原本属下要将他救入甲板下的舱室内,但是丁汝昌加以拒绝,坚决留在甲板上,此后丁汝昌一直坐在一个甲板室的通道边,不断用言语来鼓励每个经过的官兵,并没有具体指挥舰队作战的举动。

  其次,19世纪的海战和现代海战存在一项重大的区别,那就是因为舰与舰的联络手段受限(仅能采取旗语等方式,而旗语又不可能迅速表达语义过于复杂的命令),所以实际上海战中指挥官所能起到的指挥作用十分有限,更多时候依靠的是各舰的自我发挥。

  同时,各国海军也会根据自身的战术、装备特点,在平时就制定下达战术条令、战术守则,一旦遇到战事,舰队会依照这些条令和守则来作战,舰队指挥官所要发挥的仅仅是引导性的工作。北洋海军还是日本联合舰队在战前都有自己的战术守则,北洋海军的就是著名的三条准则(船头对敌、两舰编成小队、各舰随旗舰运动),联合舰队的守则则是纵队战术(无论何时均采用纵队,火炮射击必须尽量采取齐射等),海战中双方事实上主要是依照这些准备进行的战斗。

  所以黄海海战中,除了丁汝昌并没有实际承担舰队指挥工作外。无论是中方的刘步蟾,或是日方的伊东祐亨,所进行的指挥工作实际也非常有限。因为遇到敌人时该如何作战,是早在战争来临之前就已经有明确预案的。

  有关第二个问题,北洋海军为何会在海战中失败?

  这个问题可以从战术与技术两个层面寻找到答案。

  在战术层面

  北洋海军在黄海海战选用的是横队、乱战战术。这一战术当时被世界海军誉为是进攻至上的战术,要点就是己方的军舰横向排列冲向敌方,冲乱敌方阵形,与敌进行近距离的撞角、鱼雷等近战,于乱中求胜,其特点是可以避免己方炮火火力不猛的缺陷,规避与敌进行炮火对决。然而这一战术有一个十分重要的前提要求,就是己方必须在尽量短的时间内冲到敌方面前,竭力避免被敌方的火力所阻滞。然而北洋海军各舰的动力系统,尤其是锅炉大多濒于报废,航速迟缓。在战斗中,没有能够在短时间接近日本舰队,反而陷入被日本联合舰队合围炮击的境地。

  打一个形象的比方,更容易说明这一问题。

  北洋舰队因为自身炮火威力不足,所选取的是一种近似乎拼刺刀的战术,在面对敌方密集的火力阵地时,只有尽量在最短的时间内冲到敌人的阵地前发起白刃战,才能发挥这种战术的效力。如果冲锋速度过慢,一旦被敌方的火力压制,就只有被动挨打的份。

  在技术层面

  技术层面上,与海战胜负关系最大的方面就是军舰的火力,具体则体现在火炮的数量、发射速度、炮弹的破坏效力等方面。而在这些方面,北洋海军参战军舰全面落后于日本,参战中方军舰所装备的100毫米口径以上火炮的总数,只相当于日本联合舰队的一半左右,而日本联合舰队装备了大量射速可以超过10发/分钟的速射炮,北洋海军各舰则多是旧式架退炮。炮弹的破坏效力方面,北洋海军的黑火药开花弹和穿甲弹,乃至填砂穿甲弹的威力,远远比不上日本联合舰队所使用的烈性炸药穿甲弹。这也是为什么北洋海军在这场海战中,连一艘日本军舰都打不沉的要害所在。

  来自优质历史领域网友“喝下这口历史的鸡汤”对甲午海战中丁汝昌的指挥错了吗,为何北洋舰队会失败?的观点:

  甲午海战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极大影响。遗憾的是,关于这场海战,即使权威的史学家,也各执一词,争论不休。大约因为此战国人充斥了太多的情感因素在其中,以至于或极端贬低北洋水师,或高度颂扬,即使少数客观分析者,也常常在各种被情感扭曲的史料中困扰不已。

  我个人认为王鼎杰先生的看法是比较符合实际的。

  按照他的观点,北洋水师在学习洋务时,对军事学说和军事理论体系始终未加以重视,对于海战战术理解较为机械,以致出现了若干问题。

  机械照搬利奥海战经验

  现在比较流行的观点是:北洋水师在大东沟海战中采取的横队阵型并无过错,并列举了利萨海战的例子。

  事实上,单就阵型而言,并无绝对优劣之分,主要看在实际情况何种方式各位有利。如果不顾实际情况,轻率地把利萨海战归结为:横队击败纵队,则显得机械照搬了。

发生在30多年前的利萨海战,成为各国海军界研究的对象。但因30年间海军技术的巨大变化,大东沟海战时,情况早已截然不同,再照搬经验,不合时宜。

  在拿破仑战争后,西方列强之间进入了较长时间的和平,极少发生大规模海战。

  因此,关于铁甲舰时代的海战,各方可参照经验极少。

  意大利和奥地利之间的利萨海战是少有的蒸汽铁甲舰海战,因此,得到了各国海军,当然也包括北洋海军的研究。

  可是,发生在1861年的利萨海战,到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时,已经过去三十多年,两场海战的环境、形势差别巨大,难以直接参照。

  1、军舰技术大幅度改进。

  火炮技术改进

  19世纪60年代时,火炮的技术远远落后于装甲技术。以致于,当时铁甲舰之间的炮战效果非常差。以致往往最终要依靠古老的撞角战术摧毁对手。

  在利萨海战中,铁甲舰之间炮火互攻效果很差。无论如何命中对方,都无法击沉对手,最终,奥地利海军采取了古老的撞角战术,撞沉了“意大利号”,才奠定了胜局。

  同样的,在1862年美国南北战争时期的汉普敦锚地之战中,情况也差不多,双方无论火炮如何攻击对方都击沉不了对方对方,最后依然依靠古老的撞角战术撞沉对手。

  这就不难理解,在大东沟,北洋水师中出现了超勇、扬威这样的撞击巡洋舰。而致远舰也试图“撞沉吉野”。因为貌似古老,沉寂多年的撞角战术在19世纪中期特殊的技术条件下,曾经重新抬头。

在19世纪中期特殊的技术条件下,像扬威这样的撞击巡洋舰一度重新成为主流。

  而到了8、90年代,军舰火炮的技术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除了巨炮威力增加,可以击沉铁甲舰装甲之外,还有一项变化对大东沟海战影响极大!

  中口径火炮的射速得到了巨大的提升。这种火炮虽然无法击穿主力舰(如定远、镇远)的装甲,但对于巡洋舰绰绰有余。

  因此,在甲午海战中,日军的速射炮虽然无法击穿定远、镇远的装甲,但是北洋水师的其余战舰,往往难以招架日军的火力打击。

  战舰驱动力技术变革,战舰航速迅速提高

  这就使得后装备的日本海军,在航速上超过了北洋水师。同时,由于航速的提升,使得采取积极机动的一方,往往能够以更短的时间,更小的代价形成局部优势。(如抢占"T字头")

  2、大东沟海战与利萨海战中,双方形势截然不同。

  除了技术装备巨大不同,两场海战的背景、任务也截然不同。

  利萨海战中,意大利海军在进攻利萨岛时,遭到了奥地利海军背后的突袭。当时,意大利舰队背靠海岸,又要掩护登陆场,机动空间十分有限,因此,以更易调整方向,更利于机动的纵队队形争取有利位置实施反击,是形势所迫。而奥地利海军,此战的目的原本就是破坏敌军的登陆行动,因此,以横队切入,割裂意大利海军与登陆场联系后驱赶运输船,至于撞沉“意大利号”,则偶然因素极大。

  而在大东沟海战中,形势正好反了过来。北洋水师是刚完成护航任务,背靠海岸线的一方。排开难以调整方向的横队,极易被对方快速机动的纵队抢占“T字头”,让对手形成局部火力优势。

实际战斗中,日军从一开始企图机动规避定远、镇远,包抄北洋水师右翼,先打弱舰,再打主力。整个过程中,日军始终占据着战场主动权。

  未指定预备指挥

  在大东沟海战开战不久,旗舰定远的指挥塔就被破坏,失去了指挥能力。

  可是,由于北洋水师没有指定替代方案。接下来海战的绝大多数时间,北洋水师都缺乏统一指挥。直到战斗快结束时,靖远才挂起指挥旗,但为时已晚。

  由于前面说的纵队与横队的特点,这点的影响可能被高估了。在横队阵型中,弱舰在两侧,机动力最弱,但如要保持横队转向,这些弱队需要航行的距离最长,实战中很难始终保持阵型。

  可是,如果北洋水师能保持有效的统一指挥,战果绝不至于0:5这么惨。

  在实战中,日军的比睿、赤城、西京丸就多次暴露在多艘北洋水师战舰围攻中,只是,由于北洋水师缺乏统一指挥,各军舰不但无法形成合力,反而由于射击角度问题,担心误伤己舰,不敢采取火炮打击。只能作罢,最后由尚不成熟的鱼雷艇打击,连发不中,最终错失战机。

  最后,有几点普遍的误解,提出不同观点:

  1、舰首对敌,可以减少被击中的概率和损伤。

  这是把军舰当成坦克了。坦克的前后装甲最厚,而侧面的装甲薄弱。但19世纪军舰则相反,舰首,尤其舰尾最为脆弱。

  2、舰首对敌,有利于发挥舰首火力。

  这在舰队战斗中,是一个伪命题。

  假如是一对一的军舰对决,这个假设是成立的。对手机动到什么角度,舰船就调整角度攻击对手。

  可是,在队列战斗中,由于横队调整难度大,当对手机动到侧翼后,即使军舰能调转方向,舰首对敌,也因为同一方向上有多艘己方战舰,各舰彼此阻碍火力发挥。

  至于到19世纪90年代以后,横队与纵队的优劣之分,历史已经给出了答案。

  在此后20年的,列强大打出手若干海战中。无论对马海战、多格尔沙洲海战,甚至一战中最强对决的日德兰海战,日军的纵队战法都被列强反复使用。而北洋水师的横队,则彻底淹没在历史的硝烟中。

一直到日德兰海战,日军的纵队战术依然被广泛采用。事实上,纵队战术的原创者也是英荷战争中的英国海军。这说明,即使技术进步,对战术史的研究,意义重大。

  甲午海战中的战役指挥,是洋务运动与明智维新差距的缩影

  以《北洋海军章程》为例,其中规定的课程和训练程序中,几乎没有关于军事学和战术史的部分。除了装备的使用外,与一般的海事学校课程几乎没有差异。

  这一点,与当时对西洋海战历史烂熟于胸的日本海军精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这是因为,洋务运动,始终未能系统地学习西方的精髓,主要停留在对“船坚炮利”的学习和机械模仿上。以致于临战时,错漏百出。

  北洋水师的官兵,无疑是英勇的,但在国家观念层面的对抗中,双方差距不可以道里计。中日历史的命运在这个关口遭遇拐点,令人唏嘘不已。

  由于甲午海战涉及的历史知识、海军知识等十分广泛,我所介绍的想法一定也存在许多盲点和误区。

  提出意见,希望得到大家建设性的批评和指正。谢谢大家!

版权声明:本文部分来自互联网,由小编精心所写,本文地址:http://www.zhubian88.cn/ctls/42076.html,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weixin888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