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静雅生活网 > 传统历史 >

王平是什么时候投奔刘备的(王平为何投降蜀国)

导读:蜀汉后期大将王平后来去哪了?最终结局如何?蜀汉后期大将王平后来去了汉中;最终结局是在248年去世。  王平是在军队中长大的,不会写字,认识的字也不多,大概10个左右。  

  蜀汉后期大将王平后来去哪了?最终结局如何?蜀汉后期大将王平后来去了汉中;最终结局是在248年去世。

  王平是在军队中长大的,不会写字,认识的字也不多,大概10个左右。

  东汉后期,不像现在军队中十分注重军官的文化素养;那时候,只要能打胜仗就可以提拔当军官。

  但是,王平很有思想,他自己会主动学习。

  王平叫人朗读历史书给他听,听过后,能够明白主要意思;

  王平根据听过的历史书,发表自己的看法,都符合书中主旨。

  王平写总结的时候,都是自己口述,让别人代写。他的每一篇战后总结都有深刻道理,对战争取胜很有帮助。

  正因为识字不多,所以,王平很谨慎,与别人交流谈话从来不开玩笑,他担心玩笑不当造成误会。

  王平最大的缺陷是轻视自己、自信不足。

  最大的缺陷,也正是最大的优点:王平自信不足,所以思考很多;猜疑别人,所以,一旦信任谁、谁就是他心中的英雄、心中的偶像、心中的圣人。

  王平降蜀后,最佩服诸葛亮,所以,王平的后半生就是受诸葛亮灵魂指挥而行动的,可以用三句话概括王平在蜀汉中的来龙去脉。

  听诸葛亮命令,崭露头角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时候,因为王平很听话,诸葛亮便带上王平。

  马谡主动要求去守卫街亭,诸葛亮想起来刘备曾经说过:马谡言过其实。

  诸葛亮对马谡很不放心,希望做事稳重的大将做马谡的副将,王平愿意。

  诸葛亮一再交代王平:遇水扎营、失利布阵疑兵。

  马谡太任性,认为自己在兵书中学了很多知识,尤其有一条记得很牢固:置之于死地而后生,是快速取胜的法宝。

  马谡率领军队来到街亭,找了一处远离水源的山头高地,打算安营扎寨。

  先锋王平觉得马谡的做法,与诸葛亮的交代恰好是背道而驰。

  王平不断地、反复地规劝马谡,千万不要在山上驻扎。

  可是马谡坚决不听,最后把军队驻扎到山头。

  曹魏大将张郃率领大军来到街亭,观看地形地势后,将马谡驻扎地山头牢牢包围,尤其是彻底切断水源。

  因为王平一直对马谡的布阵耿耿于怀,蜀军离心离德,即使马谡使出浑身解数,也没有让蜀军齐心协力,反而导致蜀军不战自乱。

  张郃对马谡军队发起进攻,势如破竹;马谡军队溃不成军,四散溃逃。

  唯独王平牢记诸葛亮的密令:失利布阵疑军。

  王平将自己率领的1000多士兵占据一处有利的位置,命令士兵大力擂鼓造势。

  张郃怀疑蜀军有大的埋伏,故意诱敌,所以,不敢继续进攻。

  王平抓住战机,以自己的军队为核心,把四散溃逃的蜀军聚拢起来,并且顺利回到诸葛亮军前。

  诸葛亮听取败将们的汇报,根据功过进行奖惩。

  马谡、张休、李盛等大将不听丞相安排,全部斩首。

  王平牢记诸葛亮的密令、谨遵诸葛亮的部署,虽然没有扭转大局,但是,减少了损失,而且能把2000士兵安全带回军营,应该奖赏。

  诸葛亮拜封王平为参军、统领无当飞军,职位晋升为讨寇将军、封亭侯。

  第一次北伐后,王平是唯一获得升迁的将军,根本原因是王平听诸葛亮的话。

  扛诸葛亮大旗,稳定局势

  诸葛亮第五次北伐的时候,魏延被任命为前锋。

  进军途中,诸葛亮病情越发沉重,秘密与长史杨仪等人,安排退军事宜,诸葛亮特别安排魏延在最后压阵。

  诸葛亮交代:如果魏延不听指挥,随他自便。

  诸葛亮死了,蜀军不敢发丧。

  杨仪等人准备退兵,并且安排魏延断后压阵。

  魏延十分生气。他觉得丞相死了,应该继续进军,因为还有我魏延,魏延有能力取得胜利。

  魏延要求继续北伐。

  杨仪坚持按照诸葛亮的部署,继续退兵。

  魏延与杨仪意见冲突,两人在军中大吵大闹。

  大部分将士都跟随杨仪不慌不忙后撤。

  魏延带领少数亲信,快速感到杨仪大军前面的南谷口,准备用武力拦截杨仪。

  杨仪命令王平上前抵御魏延。

  王平心想,这是内讧,无论谁胜谁败,对蜀军都是致命的损伤。

  王平知道,凭自己的能力、凭自己的威望,根本不是魏延的对手;

  但在阵前,不听从杨仪的命令,将会导致更大的内乱。

  王平觉得最好的办法,就是不打仗而让魏延退却。

  王平想到了诸葛亮,他要扛起诸葛亮的大旗,使得一触即发的大战、扼杀在萌芽状态。

  王平打马来到魏延军前,大声呵斥道:诸葛丞相刚走不远,你们就敢胡作非为!快快回到大军之中。

  将士们听到“诸葛丞相”,便纷纷从魏延身后离开,回归杨仪大军之中。

  魏延看看只有自己儿子等少数几个人跟在身后,知道大势已去,便逃回汉中。

  杨仪命令马岱追杀魏延。

  在生死关头,王平扛起诸葛亮的大旗,不仅保住了自己的生命,更重要的是,稳定了诸葛亮刚死、即将动乱的蜀汉局势。

  王平凭此功劳,再次获得升迁。王平被任命为汉中太守,并以安汉将军的身份辅助吴懿镇守汉中,不久,晋封为安汉侯。

  王平成为蜀汉后期独当一面的重要大将,并且正是王平,有延续了蜀汉江山。

  用诸葛亮计策,延续江山

  蒋琬任命王平为前监军、镇北大将军,统领三万汉军镇守汉中。这是非常艰巨的任务。

  曹魏大将军曹爽率领16万魏军进攻汉中。

  面对5倍于自己的强敌,大将们都很惊恐,有人建议暂时放弃重要的隘口,单独守卫城池,等援军到来,再一起去把关隘强夺回来。

  王平不同意他们这种冒险做法。

  王平分析:援军赶到汉中,需要行军1200里;魏军占据关隘,汉中就保不住了;汉中失守,蜀汉政权就会很快被消灭。

  王平继续分析:派遣刘护军、杜参军把守兴势;我率军作为后盾。我的军队机动灵活、根据形势需要可攻可守。在这段时间中,魏军进攻不会太顺。

  王平说:在我们抵挡不住的时候,援军正好赶到,前后夹击,可以打败魏军。

  王平的这次作战风格,完全继承了诸葛亮的作风:布阵疑兵、稳中求胜!

  前军在兴势守卫期间,王平的军队在后方运行,让魏军看到,蜀军好像有大军埋伏。

  魏军当然不敢急功冒进。

  王平率领的蜀军,终于赢得了宝贵的后援时间。

  按照王平的计策,魏军正在犹犹豫豫的时候,蜀军的增援部队接连不断赶到兴势。

  受到不同方向进攻的魏军,很快被打败,狼狈逃回。

  后来还有反例,验证了王平完全正确。

  王平已经掌握了诸葛亮军事思想的精髓,即使诸葛亮在世,也只能使用这样的计策。

  兴势大捷胜利后,蜀汉政权继续存活19年。

  王平用上了诸葛亮的计谋,延续了刘家的蜀汉江山。

  248年,王平年老去世,他的儿子王训继承爵位。

  王平一生平稳、谨慎、善学,获得了圆满的结局。

  来自优质历史领域网友“夜狼文史工作室”对蜀汉后期大将王平后来去哪了?最终结局如何?的观点:

  《三国演义》中的王平,起初时曹操手下的将领,因受到徐晃的排挤而投降了赵云。后经赵云推荐,为刘备所用。

  之后,王平跟随诸葛亮四处征战,打过孟获,守过街亭,参加过北伐,是蜀国后期的活跃人物。

  历史上的王平,与演义中的描写大致相似,但也有细微不同。

  王平,巴西郡宕渠人,从小寄养在外祖父何氏家,又叫做何平,后才改回本姓。

  建安二十年(215年),巴西郡七姓夷王归附曹操,王平也跟随迁往洛阳,被任命为代理校尉。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汉中之战时期,王平跟随曹操与刘备作战,曹操战败后,王平投降刘备,被任命为牙门将、裨将军。

  建兴六年(228年),诸葛亮北伐,王平跟随出征。

  当时,马谡奉命驻守街亭,王平为马谡军先锋。期间,王平对马谡舍水上山的行为进行过规劝,马谡刚愎自负从而导致大败,损失极为惨重。

  这期间,王平率领千余人兵士鸣鼓自持,摆出疑兵计,让张郃误以为后面有伏兵而不敢追击。王平顺利将败军引导统一起来,得以顺利回归。

  街亭之败,导致诸葛亮这次北伐的大好形势全面崩盘,事后,马谡及将军张休、李盛等人被诛杀,将军黄袭等人的兵权被夺。唯独王平因为临危不乱,将部队带回,诸葛亮拜他为参军,统领蜀国的王牌军队无当飞军,之后,又将他提升为讨寇将军,封亭侯。

  建兴九年(231年),诸葛亮再次出祁山北伐,派遣王平驻守南围。司马懿派了张郃进攻王平,王平能够坚守阵地,让张郃难以前进。

  建兴十二年(234年),诸葛亮又一次出兵,同年8月,诸葛亮病死,大军退还时,魏延因与长史杨仪矛盾,致使军中不稳定。王平奉命进攻魏延,魏延手下兵士被王平遣散,兵败后被马岱所杀。

  同年,王平升任为后典军、安汉将军,辅助车骑将军吴懿驻守汉中,同时又兼任了汉中太守。

  建兴十五年(237年),王平代替吴懿驻守汉中,进封为安汉侯。

  延熙元年(238年),王平被召回大司马府,出任了大将军蒋琬的前护军。

  延熙六年(243年),王平又被任命为前监军、镇北大将军,仍然驻守在汉中。

  延熙七年(244年),曹爽带领十多万人马进攻汉中,王平当时手中兵力只有三万,手下将领们建议放弃关隘,等待涪城的援军到来。王平却是认为,不能放弃关隘,否则就会一发不可收拾,应该据守,等待援军到来。

  按照王平的部署,结果,正如他所料,魏军难以前行,援军到来,魏军被击退。

  延熙十一年(248年),王平去因病世,他的儿子子王训继承了爵位。

  当时蜀国王平地位不低,声望很高。

  时人称之为 :“前有王(平)、句(扶),后有张(翼)、廖(化)。”

  王平在汉中,抵御曹魏,马忠在南中,抵御南蛮,邓芝在永安,抵御东吴,三人成为蜀汉边境平安的保障,因而有着“平安三侯”的称呼。

  王平因为从小在军队中长大,文化水平很低,认识的字很少,写都不会写,但是由他口述,他人代写的书籍,还是很有条理的。而且他让人读史书,自己旁听,基本上能够明白其中大义,更能说出个一二。

  王平为人较为端庄严肃,从不和人开玩笑,他遵守法度,极为严苛,但就是有一点不足,性情较为狭隘多疑,为人自轻。

  答疑人:今日头条年度历史自媒《夜狼文史工作室》特约撰稿人菊花茶

版权声明:本文部分来自互联网,由小编精心所写,本文地址:http://www.zhubian88.cn/ctls/42195.html,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weixin888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