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静雅生活网 > 传统历史 >

在人民军队的历史中,曾经有过兵团这样的编制,兵团的规模一般有多大?

导读:在人民军队的历史中,曾经有过兵团这样的编制,兵团的规模一般有多大?抗战胜利后,各解放军为了反对国民党军对解放区的进攻,纷纷组建了野战军。当时,野战军下辖若干野战纵

  在人民军队的历史中,曾经有过兵团这样的编制,兵团的规模一般有多大?抗战胜利后,各解放军为了反对国民党军对解放区的进攻,纷纷组建了野战军。当时,野战军下辖若干野战纵队,纵队下辖旅。

  战争前期,我军出现了主力兵团,地方兵团,一线兵团,二线兵团的称谓,但是兵团此时还未进入到我军编制序列。

  随着战争规模的扩大,到解放战争后期,各野战军建制序列出现了兵团。一般是一个战略区域内一个较大战略方向的执行战役行动的部队。如陈谢兵团(太岳兵团或太岳纵队),华北杨罗耿兵团,华野山东兵团,华野外线兵团,东野第一兵团,东野先遣兵团等称谓,此时的兵团只是一个较大战略方向的临时组织形式,介于野战军之下纵队之上,但是还未成为我军的编制。

  1949年春,人民解放军统一编制番号,这时候,兵团才正式成为我军编制。

  一般一个兵团下辖2--4个军(多为3个),由于三野,四野兵强马壮,因此,这两个野战军的兵团编制下人数一般在十几万到二十万,而第一野战军由于地处西北,人员稀少补给困难,因此,一野的兵团虽然也辖3个军,但是刚开始一个兵团的部队员额只有五至八万人。

  一野:

  1兵团,1949年6月14日编成,司令员兼政委王震,下辖第1,2,7军。现在只保留下来一军(贺龙的红二军团),可惜王胡子响应中央号召,著名的359旅变成了生产建设兵团。

  一兵团司令员兼政委王震

  2兵团,辖3,4,6军,一个没保留下来,大名鼎鼎的386旅771团和770团的独苗3营也成了生产建设兵团的一员,扎根新疆。

  后华北野战军18,19兵团加入一野。

  18兵团,辖60,61,62军。

  19兵团,辖63,64,65军。

  现在两个兵团6个军只剩65军一个番号,不过朱日和的蓝军也是够有名的。而原先名头更响亮的63军在裁军中未能幸免。60军的181师(皮旅)侥幸成了武警机动部队,75反恐就是这支部队迅速入疆稳定了局面。

  二野

  第三兵团,1949年2月组建,辖10,11,12军,司令员陈锡联,政委谢富治。12军(红四军第十二师,八路军385旅769团)得以保留,王近山带的部队(或者说是李云龙的部队知道的人就多了),“狭路相逢勇者胜”就是就是刘伯承元帅给这支部队的评语。

  第四兵团,13,14,15军,司令员兼政委陈赓。13军是红31军出身,抗战时编为八路军386旅,14军是决死一纵队,而小弟15军上甘岭一战成名,此战后直到停战,霉菌再也没敢发动进攻。13军14军解放后一直驻守大西南,不过在最近的一次军改中,14终于没能躲过。

  第五兵团,司令员杨勇,政委苏振华,辖16,17,18军。一纵队(红一师)分成了16和18军,16现在东北,18军进藏时扩编到了八万人,比一野一个兵团人还多。后改为西藏军区,1962年其52师打的漂亮,藏字419部队让印军闻风丧胆。后进入云南14军,使得14军开始压得老大哥13军有点喘不过气来。

  三野

  第七兵团,司令员王建安,政委谭启龙。辖21,22,23,35军。23军是主力,攻击洛阳时,硬是从陈大将手里抢下了洛阳营,可见战斗力之强悍。可惜在历次裁军中只有地处西北的21军留了下来。

  第八兵团,辖24,25,26,34军,只存在不到半年,7月兵团部改为华东军政大学校部和南京警备司令部。24军为主力,就是著名的陶勇纵队。可惜一个没能留下。

  第九兵团,辖20,27,30,33军,司令员宋时轮,政委郭化若。华东野战军里,20和27争老大争得不亦乐乎。20是新四军一师发展而来,粟大将带出来的部队,27是许和尚带出来的部队,两个都能打。虽然和平年代都犯过错误,但是由于战功赫赫,都保存到最近一次军改前。

  被20,27消灭的美帝北极熊团团旗

  第十兵团,司令员叶飞,政治委员韦国清。辖28,29,31,32军。“排炮不动必是十纵”,28军由于轻敌,在金门战役损失了两个主力团,而作为27军的卵生兄弟,31军一直驻守在福建前线,成为将来梧桐的主力,成为十兵团保留下来的一个军。

  四野

  第十二兵团,1948年12月编成,司令员兼政委肖劲光。辖40,45,46军。解放战争一直打到海南岛,抗美援朝首战就是由40军打的。不过在东北,头上有16和39这两个老大,这次的军改旋风部队估计逃不掉。而肖司令后来成了海军司令,兵团部自然就改成海军的了。

  第十三兵团,程子华任司令员,政委肖华。后程子华去山西当省委书记,司令由黄永胜接任。辖38,47,49军。38军万岁军就不用说了,彭总红三军团老底子,47作为359旅南下后的留守部队,最后反而为红6军团保留下了火种,驻守西北,这让原来的主力情何以堪,只能叹口气继续种地。

  装备最精锐的38军

  第十四兵团,49年4月组建,辖39,41,42军,8月,兵团部跟着刘亚楼司令员去组建了空军。作为东野攻击力最强的纵队,39军(红15军团)在朝鲜首战美军骑一师,打破了霉菌不可战胜的神话,作为重装军守卫在东北。作为27,31卵生三兄弟的老大,41军最出彩的是塔山狙击战,后被领袖点名作为北京的守卫部队。大军南下后一直驻守广东。最幸运的是42军,作为东野最后一支成立的纵队,大军入关后留守东北,本准备转业种地,但是朝鲜战争爆发,却成为距离战区最近唯一可以使用的野战部队。朝鲜战场打的也算不错,回国后移防广东,经过六十余年的变迁,当年的老末竟然力压41军。

  第十五兵团,司令员兼政委邓华,辖43,44,48军和两广纵队。最悲情的莫过43军,作为人民军队的源头,八路军115师343旅---红一方面军红一军团---红四军---叶挺独立团---大元帅府铁甲车队,整个就是人民军队的历史。

  自从打下海南岛后就驻守在海防前线,第一轮裁军时林总为了带头,竟然拿自己的老部队开刀。其后,43军再重建,最后终归没能逃掉被撤销。而人民军队的老根子127师则加入了44,45合并后的54军,自然,127一去,老大位置自然是他。而在98抗洪,汶川地震抢险时,当老百姓看到一面“铁军来了”的大旗时,立马知道子弟兵来了,有救了。

  而作为东野攻坚能力最强的6纵17师,竟然成了武警,跟皮旅惺惺相惜,好在起码没去种地。而出了战斗英雄董存瑞的48军后来也在裁军的浪潮中被整编。

  华北野战军

  第十八兵团,49年2月建立,司令员兼政委徐向前(后周士第)。

  第十九兵团,司令员杨得志,政委罗瑞卿。

  第二十兵团,司令员杨成武,政委李井泉。辖66,67,68军,抗美援朝时,68军奇袭白虎团,二十兵团在其他部队的配合下,胜利完成了抗美援朝最后一次战役金城反击战。

  白虎团团旗

  不过,华北的部队点有点背,先是18,19兵团调给了一野,华北就没机会成为五野,而在随后历次裁军时,仅仅剩下了65一根独苗。

  第21,22,23兵团,这三个兵团由国民党起义部队改编。

  第21兵团,由长沙起义部队改编,后与144,145师合编为第55军。对越自卫反击战中,55军是所有参战部队战绩最好的,其后,也未能避免整编的命运,便宜了42军。

  第22兵团,新疆起义部队,后与一兵团一起组建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第23兵团,由绥远起义部队改编而成,抗美援朝时进入朝鲜作为后方守卫和修建机场。后在裁军中先缩编为69军,到最终也没能躲过整编。

  1958年,由于大规模战争已经结束,我军最终取消了兵团编制。

  来自优质历史领域网友“脑洞大开的历史”对在人民军队的历史中,曾经有过兵团这样的编制,兵团的规模一般有多大?的观点:

  解放战争后期,共有三支国民党起义部队被改编为“兵团”建制,分别是湖南起义的陈明仁第21兵团、新疆起义陶峙岳的第22兵团、绥远起义的董其武第23兵团。其中陈明仁兵团的兵力最惨,他指挥的原国民党第一兵团在长沙起义后,叛逃的部队多达两个军(第71、第100)40000多人,几乎是该兵团的半数人马,最后缩编为人民解放军第55军。

  (第21兵团司令员陈明仁)

  白崇禧为了报复,以同是黄埔一期生的黄杰收容叛逃部队重建第一兵团,结果在衡宝战役中被人民解放军四野部队全歼。

  解放战争时期我军的兵团,是在“纵队”的基础上组建起来的,1947年以后随着战争规模的不断扩大,纵队级兵力已不足以完成战役任务,于是各野战军开始组建“兵团”,但当时并没有全国统一的序列编号,五大野战军自行编组和排序,基本的规模是三个野战纵队组建一个兵团。

  (第22兵团司令员陶峙岳)

  最先有“兵团”称谓的是华东野战军,即1947年的“七月分兵”,华野以六个主力纵队和特纵组成“外线兵团”,由陈毅粟裕率领执行外线进攻任务;而以四个纵队组成“内线兵团”,由许世友谭震林率领,执行保卫山东根据地的任务,不过此时的“兵团”是临时性划分,还不太正规。

  稍后晋冀鲁豫军区留守部队成立了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兵团,即由中野第三、第八纵队和起义的第38军组成的陈赓兵团,所部80000余人强渡黄河杀入豫西,配合陈粟和刘邓大军作战。

  (第23兵团司令员董其武)

  东北野战军在1948年初,将两个负责作战的“前方指挥所”改组成两个兵团部,第一兵团由萧劲光任司令员,第二兵团由程子华任司令员,其中程子华兵团是最早入关的东北野战军“先遣兵团”,下辖两个纵队和三个独立师,是比较标准的兵团级规模。

  华北野战军从1947年底开始,组建了第一兵团(徐向前)、第二兵团(杨成武)和第三兵团(杨得志),每个兵团均辖三个纵队约10万人马的兵力,这也是比较标准的兵团级规模,全军统一序列后改称第18、第19和第20兵团,其中第18兵团和19兵团在太原解放后转隶第一野战军指挥。

  (陈谢兵团、第4兵团司令员陈赓)

  三大战役胜利结束后,1949年初人民解放军开始进行全国整编:

  第一野战军辖两个兵团(第1、第2),总兵力只有15万余人,也就是说,每个兵团虽然有三个军的编制,但兵力都在7万人左右,是几大野战军中兵力最薄弱的。

  第二野战军辖三个兵团(第3、第4、第5),总兵力28万余人,平均下来每兵团三个军大约9万人;

  第三野战军辖四个兵团(第7、第8、第9、第10),总兵力58万余人,平均下来每兵团三个军约14万余人。

  (山东兵团司令员许世友)

  第四野战军兵力最为雄厚,平津战役结束后进行整编时,下辖四个兵团(第12、第13、第14、第15)共88万余人,去掉野司直属部队,每个兵团也达到了20万人。因此,由于发展环境和成军历史的不同,各野战军的“兵团”兵力规模是有很大差别的,但军中级别则是相同的。

  值得注意的是,全军整编时并没有设立第6、第11兵团、第16兵团、第17兵团的番号,应该是预留所用。

版权声明:本文部分来自互联网,由小编精心所写,本文地址:http://www.zhubian88.cn/ctls/41820.html,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weixin888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