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静雅生活网 > 传统历史 >

中国丢失的四大国宝去哪了?中国至今下落不明的四大国宝

导读:国宝去哪了?中国至今下落不明的四大国宝:每个都价值连城,可惜都杳如黄鹤......  中国历史上的国宝太多了,失传的,被抢走的,埋在地下的比比皆是,除了埋在地下的和被侵略

  国宝去哪了?中国至今下落不明的四大国宝:每个都价值连城,可惜都杳如黄鹤......

国宝去哪了?中国至今下落不明的四大国宝

  中国历史上的国宝太多了,失传的,被抢走的,埋在地下的比比皆是,除了埋在地下的和被侵略者抢走的,还有至今下落不明的,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有四大国宝。

  一、北京人头骨化石去向

  北京人头骨化石,也就是距今70万年到20万年,生活在周口店的北京原始人头骨化石,是研究中国先民的重要文物!

  头骨化石最早是中国古人类研究学家裴文中在公元1929年2月2日在周口店龙骨山发现的,根据碳十四检测,发现这个头盖骨化石距今已50万年之久。

  距今70万年的北京人头骨化石和北京人相貌复原图,其去向成为千古悬案

  在1936年相继又出土三个北京人头骨化石,但不幸的是,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出于对头骨化石的保护,国宝被送到美国人建设的北京协和医院中保存。

  后来战争频繁,为了保护国宝不被抢走,中美达成协议,将其交给美军海军陆战队,带回美国暂时保存。

  1941年12月5日,美国人带着国宝前往秦皇岛,但后来太平洋战争爆发,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并大力搜捕在中国境内的美国人,这批国宝从此下落不明!

  80年来经过无数寻找和勘测,北京人头骨化石下落依然是千古悬案!

  23岁的秦武王在洛阳举鼎,由于体力不支,被大鼎砸断髌骨,当天夜里死去,史称“秦武王绝膑”

  二、传国九鼎

  相传是大禹收集天下兵器和青铜铸成,代表天下的九州,但九鼎究竟是一个还是九个至今尚无定论。

  在夏商周三朝成为权力的象征,九鼎引出的历史大事件不少,楚庄王“问鼎中原”、“秦武王绝膑”等等!

  大禹集天下之兵铸成传国九鼎,成为夏商周三朝王权的象征

  九鼎在周王朝灭亡后就下落不明了,野史说是秦始皇在经过泗水时突遇大浪,遂将鼎投入水中镇住河神止住风浪,但后来派人去打捞却一无所获,至此,从大禹传到周朝的九鼎下落成为世纪悬案!

  和氏璧,也就是大名鼎鼎的传国玉玺

  三、传国玉玺

  相传是楚人卞和用和氏璧制作而成,和氏璧大家都知道,著名的历史故事“完璧归赵”说的就是和氏璧!

  秦始皇灭六国后和氏璧归秦,秦始皇命人将其打造成玉玺,成为权力的象征。

  秦始皇命丞相李斯篆刻八个字在上面:“受命于天,既寿永昌”,秦朝灭亡后玉玺归汉。

  西汉末年,王莽篡权,为了名正言顺,王莽命侄子王舜前往姑姑太皇太后王政君处索要玉玺,老太太很生气,将玉玺砸向地面,玉玺崩其一角,王莽用黄金镶补!

  两汉过后玉玺传至三国,被“江东猛虎”孙坚在井中打捞而出,至此孙坚成为众矢之的,孙坚发誓说自己没有藏匿玉玺,如果说谎自己必死于乱箭之下,没想到一语成谶,不久孙坚被黄祖暗算乱箭射死,时年37岁!

  孙坚死后玉玺辗转到了淮南袁术手里,袁术得到玉玺后大喜,贸然称帝导致自己成为诸侯的公敌,不久就一命呜呼了!

  三国后,玉玺经两晋南北朝和隋唐等朝代,但始终没有露面,最后一次露面是在五代时期的后唐!

  后唐最后一位皇帝是李从珂,他很喜欢传国玉玺,但后来他得罪了石敬瑭,石敬瑭勾结契丹攻打后唐,李从珂不愿投降,当然也不愿让石敬瑭得到玉玺,于是将玉玺拴在腰间,在洛阳城点火自焚,玉玺和李从珂化为灰烬,

  但也有一说,当年李从珂火烧洛阳宫殿时将玉玺藏了起来,根本没有烧毁,但后世王朝的皇帝都没有见到玉玺的“庐山真面目”,玉玺去哪了?

  除非李从珂复活才能得知!

  王羲之的《兰亭序》,下落成谜,流传世间的是唐朝书法家临摹的作品

  四、王羲之《兰亭序》真迹

  王羲之的《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是王羲之和谢安等好友在兰亭酒会后写的序,相传写字的毛笔笔头是用老鼠的胡须做成的,因此写出的字“矫若游龙”,王羲之吩咐子孙好好保存,一直传到七世孙智永那里!

  智永是得道高僧,也是书法家,但他当了和尚没有子嗣,临终前千叮万嘱徒弟辩才和尚,要好好保存《兰亭序》,为师教给你“三字诀”,就是无论谁给你要《兰亭序》,你都要说“没见过”这仨字,听到没?

  辩才含泪磕头如捣蒜般地答应了师傅,他在房梁上开了一个暗格,将墨宝藏进去!

  唐太宗李世民喜欢书法,尤其喜欢王羲之的墨宝,他收藏了许多王羲之的墨宝,但唯独没有《兰亭序》,但他消息灵通,他得知《兰亭序》在辩才和尚手里,于是派人重金收购,80多岁的辩才和尚确实忠心,无论李世民如何加价,他一口咬定:“没见过,早就失传了!”

  李世民因为《兰亭序》茶不思饭不想的事被宰相房玄龄知道了,(身为二把手的房玄龄为老大分忧,给他推荐了一个人叫萧翼,此人狡诈多谋(必须用这个词)。

  萧翼本是南梁武帝玄孙,梁元帝萧绎重孙,(曾祖父和重孙子同名不同字)在唐朝担任监察御史,学得杂、心眼多,尤其擅长“坑蒙拐骗”。

  李世民听闻大喜,无论萧翼提啥条件一律照准,只要拿到《兰亭序》。

  萧翼向李世民要了几幅王羲之真迹后就上路了,他乔装打扮成书生去庙里和辩才和尚套近乎,十多天下来,二人只是喝茶谈论书画,绝口不提《兰亭序》的事,

  这倒不是因为辩才和尚是慢热型的,这恰恰是萧翼狡猾之处:

  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打消辩才的警惕之心,如果萧翼张嘴就要《兰亭序》,辩才和尚要是能给他就奇怪了!

  慢慢地,萧翼将话题引出,他说自己喜欢书法,尤其是喜欢王羲之的,自己还藏有几幅墨宝,请大师鉴赏!

  辩才不知是阴谋,于是很高兴地和他谈论起来,萧翼故意叹气说:“自己平生的愿望就是能一睹《兰亭序》的风采,若果真如愿,死而无憾!”

  辩才和尚说:“这还不简单,贫僧这里有!”

  萧翼见和尚中计心中暗喜,但他不露声色地说:“大师诳语,世人皆知这幅墨宝早已失传,您怎么可能有?”

  辩才不知是激将法,不服输的辩才老和尚不顾年老体衰,搬来梯子就爬上去,打开了房梁的暗格取出了绝世墨宝,此时的他也许忘了师傅临终前的叮嘱......

  当80多岁的辩才老和尚小心翼翼地打开箱子后,萧翼的眼睛都直了,但是他伪装得很好,一口咬定:“这是假的,赝品啊!”

  辩才看到萧翼笑话自己的宝贝是假的,于是很生气,和他理论起来,将师傅当年如何保存墨宝又在临终前交代自己的经过说了一个遍,为的就是让萧翼相信......

  萧翼当然知道这副墨宝是真迹,见宝贝骗到手后,他露出了“庐山真面目”,说自己奉当今皇帝之命,就是来取《兰亭序》的(也有一说《兰亭序》是被萧翼偷走的)。

  辩才和尚听闻惊倒,80多岁的年纪实在受不了这突然的“惊喜”,血压飙升的辩才和尚老泪纵横,他觉得对不起师傅,很快就病倒了,不久就抑郁而终,而完成任务的萧翼得到李世民的重赏,

  李世民得到《兰亭序》后十分高兴,命当时的书法家褚遂良等人临摹,后世流传下来的《兰亭序》都是褚遂良等大书法家高仿出来的作品!

  公元649年李世民病重,临死前将太子李治叫到床前告诉他:朕想把《兰亭序》带走......

  就这样《兰亭序》作为指定陪葬品葬入李世民的昭陵,但可悲的是,昭陵在五代时期被温韬洗劫一空,从此《兰亭序》下落不明。

  野史说《兰亭序》极有可能在武则天的乾陵之中,但乾陵没有开发,所以《兰亭序》的下落也成为千古悬案!

版权声明:本文部分来自互联网,由小编精心所写,本文地址:http://www.zhubian88.cn/ctls/42818.html,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weixin888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