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静雅生活网 > 传统历史 >

皇太极多尔衮(看纸面实力最弱的皇太极,如何用帝王权术制衡多尔衮及三大贝勒?)

导读:导读  皇太极是后金政权的第二位大汗,正是他建立的大清王朝,他智勇双全,在位期间采取多项措施使得大清国富民强。但他在继位之初却面临着“八王议政”的窘境,他是通过什

导读

  皇太极是后金政权的第二位大汗,正是他建立的大清王朝,他智勇双全,在位期间采取多项措施使得大清国富民强。但他在继位之初却面临着“八王议政”的窘境,他是通过什么手段达到独揽大权的局面呢?

  1626年,后金政权的建立者努尔哈赤,在宁远城败给袁崇焕后,背疽发作,含恨而终。由于努尔哈赤并未指定继承人,所以,汗位之争变得扑朔迷离。

  其中最有希望的就属“四大贝勒”和多尔衮兄弟三人。

  按照纸面实力,代善身为“四大贝勒”之首,地位最高,家族实力是最强的。其次是多尔衮兄弟三人,三人手中握有重兵,母妃阿巴亥是努尔哈赤大妃,精明贤达,深得努尔哈赤宠爱。皇太极虽是四大贝勒之一,但12岁时母亲就去世了,没有后援,只有自己一人,没有任何优势,他无疑是最弱的一方。

  皇太极虽然纸面实力最弱,但他的对手们都有硬性条件限制他们。

  代善曾被立储,因与莽古尔泰之母富察氏以及多尔衮之母阿巴亥关系暧昧,又曾陷害儿子硕托,被努尔哈赤所恶,废去储君之位。且代善与儿子岳托也有矛盾,实力大减。

  多尔衮兄弟虽然最受努尔哈赤喜爱,但多尔衮、多铎年纪尚轻,寸功未立,难以服众。阿济格勇而无谋,难堪大任。四大贝勒无论如何不可能推举未经世事的多尔衮,并且母亲阿巴亥被要求陪葬,这样一来,多尔衮兄弟三人也失去了继位可能。

  至于阿敏乃是努尔哈赤的侄儿,与努尔哈赤有杀父之仇,努尔哈赤有这么多子嗣,不可能让外人继大位。莽古尔泰乃是“弑母之人”,羞于启齿,毫无胜算。

  皇太极兢兢业业,德才兼备,名声不错。同时还争取到了代善儿子萨哈廉与岳托的支持,也间接的得到了代善的支持。皇太极顺势而为,成了新的后金大汗。

  然而,对于皇太极来说,真正的挑战才开始。对外,后金政权要同时面对大明、朝鲜、蒙古三方面的压力。对内,努尔哈赤留下的“和硕贝勒共同议政”的奇葩形式,三大贝勒与皇太极同坐南炕议政,与皇太极平起平坐,这让皇太极叫苦不迭。对于胸怀大志的皇太极,政由己出极为重要,但三大贝勒手握重兵,军功甚至在自己之上,操之过急就会引发哗变,损失战力,甚至还会给自己招来杀身之祸。面对如此局面,皇太极展现了他卓越的政治才能。

1.改旗色,立嫡系

  后金八旗以牛录为单位,每300人为一个牛录。皇太极继位之前各贝勒实力是这样的:

  大贝勒代善领导正红旗25个牛录,他的长子岳托领导镶红旗26个牛录。

  正蓝旗21个牛录,由三贝勒莽古尔泰领导;二贝勒阿敏领导镶蓝旗33个牛录。

  正黄旗45个牛录,镶黄旗,20个牛录,这两个旗,共65个牛录,努尔哈赤自留20牛录做卫队,其余45牛录分给多尔衮、多铎、阿济格兄弟三人。

  正白旗25个牛录,由四贝勒皇太极领导;努尔哈赤的长孙,杜度领导镶白旗15个牛录。

  皇太极成为大汗后,将多铎、阿济格二人统领的正黄、镶黄二旗改色为正白旗与镶白旗,而将自己亲领的原正白旗改色为正黄旗,又夺取杜度的原镶白旗主之位,交由长子豪格担任,改色为镶黄旗。此举直接将豪格带入政治中心,成为自己最重要的臂膀,也为以后政权交接做铺垫。

2.建立“固山额真”制度,削弱旗主贝勒权利

  旗主贝勒们权利太大,猛然裁撤,必会导致动乱。皇太极决定设立固山额真这一军阶,地位、权利仅次于八旗旗主,也称“八大臣”。他们名义上是辅佐旗主,实际上是分摊旗主的权利。他们有话语权,投票权,是分化三大贝勒的一柄利剑。

  固山额真第一次发挥威力是在1629年十月,皇太极率军入塞,攻打明军。迁延日久,大贝勒代善、三贝勒莽古尔泰议定,想要班师,岳托等贝勒赞同汗进取之议,遂“令八固山额真诣两贝勒所定议”,两大贝勒只能听从,继续前行。

  如果没有设立固山额真,皇太极面对两大贝勒的反对将毫无办法,只能班师回朝。有了这八大臣皇太极可以名正言顺的拒绝他们的建议。

3.锄强扶弱,各个击破

  战功赫赫的诸位贝勒,背后都有强大的派系,错综复杂,皇太极采取“以弱替强,扶幼压长”的打法,逐渐将他们边缘化。

  首先是多尔衮三兄弟,三兄弟中阿济格年纪最大,不好把控,多尔衮和多铎可以拉拢利用。于是,皇太极以阿济格为多铎提亲未向朝廷汇报为由,革去他15个牛录,并将这15个牛录归多尔衮统领。这一来一回看似左手倒右手,实际相当高明。这一手打压了阿济格,但军权转移到了他弟弟身上,阿济格也能接受。对于初出茅庐的多尔衮来说这是个天大恩赐,必然感恩于心。皇太极不费吹灰之力却达到了一箭双雕的效果。

  接下来就是三大贝勒了,首当其冲的就是二贝勒阿敏。阿敏本是努尔哈赤的侄儿,他父亲舒尔哈齐曾和努尔哈赤共同举兵,后来被努尔哈赤处死了。但阿敏一直跟在努尔哈赤身边,且作战英勇,颇受努尔哈赤宠爱。阿敏背后代表着舒尔哈齐一支,掌握着镶蓝旗33个牛录,实力不容小觑。皇太极故技重施,因皇太极从小和阿敏的亲弟弟济尔哈朗一起长大,二人关系相当亲密,皇太极决定废阿敏扶持自己的嫡系济尔哈朗。他在等待一击致命的机会,果然,阿敏自己送上门来了。

  1630年,明军将领孙承宗兵围滦州,阿敏连续犯错,先是畏敌不援,然后弃城逃跑,最后屠城泄愤,这三项罪名每一项都可以扳倒阿敏。

  阿敏、硕讬畏不往援,明兵用炮攻滦州,那穆泰等不能支,弃城奔永平。会天雨,我军溃围出,无马被创者死四百馀人。阿敏、硕讬闻之恐,遂杀降官白养粹等,尽屠城中士民,收其金币,乘夜出冷口。察哈喇等亦弃遵化归。上方命贝勒杜度趋永平协守,且敕阿敏善抚官民,无侵暴,将整兵亲往。庚子,闻阿敏弃城,且大肆屠戮,乃止。

  皇太极大怒,下令弹劾阿敏,此时又有人趁机落井下石,说阿敏曾想在朝鲜自立为王,还有说他时常念叨着要为父兄报仇……

  众人都建议杀阿敏,皇太极考虑其战功颇高,军中威望甚隆,不能不考虑他那一支的利益,于是,将其圈禁,由他的弟弟济尔哈朗代替他掌管镶蓝旗。

  阿敏倒台后,下一个目标就是三贝勒莽古尔泰。

  莽古尔泰曾为了讨好努尔哈赤,将自己的母亲杀害了。对于这样的一个莽夫,皇太极只需激怒他,其余的一切就水到渠成了。

  1631年,大凌河之战,莽古尔泰部死伤甚众,皇太极责问他部“我听说你率领的军队不听从号令并且贻误了军机。”莽古尔泰非常生气的说:“没有这样的事。”皇太极说:“如果告你们的人属于诬告,那么应当治他们的罪;如果情况当真属实,你的部下能没有罪吗?”莽古尔泰大怒:“皇上为什么老是针对我?”他的亲弟弟德格类看到莽古尔泰失态,急忙上前阻止,打了他几拳。谁知莽古尔泰不但未醒悟,反而把刀亮了出来,“御前露刃”这个罪名够大了,侍卫立即将莽古尔泰拿下。

  哈达公主莽古济之仆冷僧机首告贝勒莽古尔泰生时与女弟莽古济、弟德格类谋逆,公主之夫琐诺木及屯布禄、爱巴礼与其事。会琐诺木亦自首。讯得实,莽古济、莽古尔泰子额必伦及屯布禄、爱巴礼皆伏诛。莽古尔泰馀子、德格类子俱为庶人。琐诺木自首免罪。授冷僧机三等副将。

  皇太极借题发挥,将他降为多罗贝勒,所辖正蓝旗交给德格类掌管。后来冷僧机告发德格类和莽古尔泰曾谋反,皇太极直接把正蓝旗编入两黄旗,虽然不久又重建正蓝旗,但已经是物是人非了。皇太极不但瓦解了三贝勒莽古尔泰的军权,还将他的兵收到自己的帐下,真可谓一举两得。

  最后,剩下实力最强大的代善,皇太极也没有什么好顾虑的,直接摊牌。莽古尔泰造反之事爆发后,哈达公主莽古济被处置。皇太极以代善曾宴请哈达公主并赐予她礼物为由,当面质问他是何居心?

  代善知道自己现在的处境,皇太极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自己也不用辩解了,听候发落就是。

  皇太极虽然只是象征性的格去他10个牛录的兵丁,但代善是个聪明人,自己主动退二线了,让出了共同议政的权利,并对天盟誓:

  代善誓告天地,自今以后,若不克守忠贞,殚心竭力,而言与行违,又或如莽古尔泰、德格类谋逆作乱者,天地谴之,让代善不得善终。

  自此,皇太极得以独揽朝政,1636年皇太极称帝,改国号“大清”。

结语

  皇太极可以说是诸王贝勒中少有的足智多谋的人,在他的统领下清王朝逐步蚕食了,明军的有生力量,瓦解了大明朝重金打造的“关宁锦防线”,他是清王朝名副其实的奠基人。

版权声明:本文部分来自互联网,由小编精心所写,本文地址:http://www.zhubian88.cn/ctls/43987.html,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weixin888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