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静雅生活网 > 传统历史 >

杜甫三别(杜甫去世前写的最后一首诗,晦涩难懂,网友直呼连字都不认识!)

导读:杜甫是唐代著名诗人,与李白齐名,被后人成为诗圣,杜甫诗歌最大一个特点就是以诗写史,读杜甫的诗歌其实就是读了一部从盛转衰的唐朝没落史,杜甫是河南人,由于其曾经担任朝

  杜甫是唐代著名诗人,与李白齐名,被后人成为诗圣,杜甫诗歌最大一个特点就是以诗写史,读杜甫的诗歌其实就是读了一部从盛转衰的唐朝没落史,杜甫是河南人,由于其曾经担任朝廷官职,因此也被后世称为杜拾遗、杜工部,杜甫生活的年代正好是唐王朝由盛转衰的时代。

  安史之乱爆发之后,曾经盛极一时的大唐盛世在战火和硝烟中烟消云散,唐玄宗仓皇西逃,长安不久被安史叛军攻陷,无数的百姓流离失所,杜甫的命运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由原来的高居庙堂变成了一株蓬草,飘落在天涯,在这期间他亲眼目睹了唐王朝的腐败没落,官员骄横不法、差役狐假虎威、百姓如待宰羔羊,刚被唐朝官吏士兵压迫剥削完,又迎来了安史叛军的残酷杀戮,于是杜甫在悲痛无奈之下既感慨自己的飘零命运,又为百姓的悲惨现状和国家前途命运感到担忧,于是他创作了著名的《春望》、《北征》、《三吏》、《三别》。

  杜甫的一生都非常的苦,其写的诗歌也让人读的悲苦,读杜甫诗歌常使人涕泗横流,我们无法想象一个瘦弱的苍髯老人面对国破山河碎的情景是怎样的心境,恐怕无法用一个“苦”字来描述,杜甫生前并未因其诗歌闻名,但是死后却因其诗歌家喻户晓,或许他生前根本入不了达官贵人的眼,死后却因这颗忧国忧民的赤子之心被后世永远铭记,朝廷上的达官显贵永远不会将这个天资一般,屡次参加科举考试而不中的庸俗之徒看在眼里,而杜甫心中浪漫豪放的性格也不适合在官场的黑暗中饱受折磨。

  二十多岁时他遍游名山大川,后来又与当时官场失意的李白相遇,二人一起寻仙访道,优哉游哉,结下了“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的友谊。杜甫一生推崇李白,大气豪放,自由不羁,这是杜甫一生都想追求的人生境界,可惜杜甫的忧国忧民心让他一生都饱受煎熬,在晚年,杜甫仍然颠沛流离,生活凄苦。

  从他写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我们就可以感受到杜甫年迈无助的悲惨境遇,他从严武幕府中出走之后,自己又包了40亩果园,自己参加劳动,无奈年老体弱,不久之后便病倒了,大历三年,杜甫思乡心切,他本想回家看看,没想到自己病魔缠身已经无法北归,只好在南方停留,仅仅两年之后,杜甫便在颠沛流离的生活中结束了自己的一生,大历五年冬,杜甫在由潭州往岳阳的一条小船上去世。时年五十九岁。

  杜甫在去世前一天,仿佛知道自己大限将至,于是便在漂泊的小舟中写下了人生最后一首诗《风疾舟中伏枕书怀三十六韵奉呈湖南亲友》,对自己的一生做了总结,他在诗中叙述了自己的病情,回顾了半生颠沛流离之苦,并向亲友托咐了后事,充满着凄切动人的家国之忧。然而这首诗歌却十分晦涩难懂,其中运用了很多生词僻字,让今人读来十分吃力,很多网友纷纷无奈摇头:自己连其中的字都不认识!现将这首诗歌摘录如下,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杜甫晚年的悲切与叹息:

  风疾舟中伏枕书怀三十六韵奉呈湖南亲友

  轩辕休制律,虞舜罢弹琴。尚错雄鸣管,犹伤半死心。圣贤名古邈,羁旅病年侵。舟泊常依震,湖平早见参。如闻马融笛,若倚仲宣襟。故国悲寒望,群云惨岁阴。水乡霾白屋,枫岸叠青岑。郁郁冬炎瘴,蒙蒙雨滞淫。鼓迎非祭鬼,弹落似鸮禽。兴尽才无闷,愁来遽不禁。生涯相汩没,时物正萧森。疑惑樽中弩,淹留冠上簪。牵裾惊魏帝,投阁为刘歆。狂走终奚适?微才谢所钦。吾安藜不糁,汝贵玉为琛。乌几重重缚,鹑衣寸寸针。哀伤同庚信,述作异陈琳。十暑岷山葛,三霜楚户砧。叨陪锦帐座,久放白头吟。反朴时难遇,忘机陆易沉。应过数粒食,得近四知金。春草封归恨,源花费独寻。转蓬忧悄悄,行药病涔涔。瘗夭追潘岳,持危觅邓林。蹉跎翻学步,感激在知音。却假苏张舌,高夸周宋镡。纳流迷浩汗,峻址得嵚崟。城府开清旭,松筠起碧浔。披颜争倩倩,逸足竞骎骎。朗鉴存愚直,皇天实照临。公孙仍恃险,侯景未生擒。书信中原阔,干戈北斗深。畏人千里井,问俗九州箴。战血流依旧,军声动至今。葛洪尸定解,许靖力还任。家事丹砂诀,无成涕作霖。

  不知大家读完这首诗有何感想呢?

  参考文献:《唐代诗人丛考》

版权声明:本文部分来自互联网,由小编精心所写,本文地址:http://www.zhubian88.cn/ctls/46273.html,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weixin888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