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静雅生活网 > 传统历史 >

什么是三权分立(我国古代为何没有实行“三权分立”?)

导读:“三权分立”是一种关于国家政治结构和权利资源配置的政治学说,主张立法,行政和司法三权分立,互相行使独立,相互制约制衡。这种思想在欧洲启蒙运动中经法国思想家孟德斯鸠

  “三权分立”是一种关于国家政治结构和权利资源配置的政治学说,主张立法,行政和司法三权分立,互相行使独立,相互制约制衡。这种思想在欧洲启蒙运动中经法国思想家孟德斯鸠改良,形成一种新学说。而在我国古代,由于种种原因,三权一般趋于统一的。那么我国古代为何没有实行“三权分立”呢?

  我国古代一直实行的是“中央集权制”,中央集权制度(centralization of authority)是一种国家政权的制度,以国家职权统一于中央政府,削弱地方政府力量为标志的政治制度。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在统一六国以后就着手建立和健全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以巩固其对全国的统治,此后,这种政治体制在中国延续了2000多年。专制主义体现的是君臣关系;而中央集权处理的是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君主专制必然实行中央集权,但中央集权不一定要实行君主专制。在封建社会一般实行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

  最早时期,秦朝设置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三职辅助帝王,到了东汉时期,光武帝设置尚书台,加强中央集权,到了隋唐设置“三省六部制”,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至明清时期我国封建统治已达到巅峰,中央集权达到最大化,这从政治上说明了一点,我们古代政治上没有“三权分立”生存的土壤。

  另一方面,我国的思想文化受儒家思想影响,儒家主张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思想深入人心。在思想上儒家思想的内涵丰富复杂,在广泛汲取古代典籍精华基础上逐步发展出基础理论和思想,即讲大一统、讲君臣父子。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第一次打破了旧日统治阶级垄断教育的局面,一变“学在官府”而为“私人讲学”,使传统文化教育播及到整个民族。这样儒家思想就有了坚实的民族心理基础,为全社会所接受并逐步儒化全社会。

  儒家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很深,几千年来的封建社会,所传授的不外《四书》《五经》。传统的责任感思想、节制思想和忠孝思想,都是它和封建统治结合的结果,因此,儒家思想是连同我们当代在内的主流思想。 儒学在中国存在几千年,对于中国的政治、经济等各个方面依然存在巨大的潜在影响。这样从思想领域上“三权分立”也没有实现的理论基础。

  我国古代王朝无论在政治上还是思想上,都没有可能实现“三权分立”,“三权分立”是不可能实施的。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请关注“源稚生”,本文系作者原创,不尽之处请指正,欢迎大家多多点赞和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部分来自互联网,由小编精心所写,本文地址:http://www.zhubian88.cn/ctls/46382.html,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weixin888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