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静雅生活网 > 传统历史 >

司马光砸缸(司马光砸缸救出的小孩是谁?真的成为宰相了吗,难怪老师从不提起)

导读:“司马光砸缸”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故事,从清末、民国一直到如今,语文教科书几经更迭,但大多版本都收录了这个故事。  无数人物消逝于历史长河之中,籍籍无名,但司

  “司马光砸缸”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故事,从清末、民国一直到如今,语文教科书几经更迭,但大多版本都收录了这个故事。

  无数人物消逝于历史长河之中,籍籍无名,但司马光却凭借砸缸救人一事,“爆火”了上千年,很多人或许不知道司马光后来做了哪些事,但对他的名字绝对不陌生。

  相较之下,“司马光砸缸”里的另一位主角,那位被司马光救出来的小孩,则显得默默无闻,许多人连他的名字都不知道,老师在课堂上讲起《司马光砸缸》这篇课文时,也从不提起此人。

  但据传,司马光救下的那个小孩并不简单,他日后成了宋朝宰相,一度和司马光平起平坐。

  既是如此,司马光那一砸,救下的便是一位宰相,此番佳话理应大书特书。

  那为何仅有司马光流芳千古,被他救下的小孩却名不见经传呢?

  一、

  有人认为,之所以出现这种结果,是因为“司马光砸缸”的故事是虚构的,历史上根本就没有此事,这个被司马光从缸里救出来的小孩,压根就不存在,自然谈不上出名。

  实际上,从语文教科书和历史故事书籍收录《司马光砸缸》一文以来,针对这个故事真实性的质疑,便从来没有停歇过。

  著名的文物收藏家马未都先生就质疑“司马光砸缸”故事的真实性,他认为宋代没有烧制大型水缸的技术,既然那个时候不可能有大水缸,司马光砸缸便无从谈起,只能是后世杜撰虚构的。

  但其实这番质疑是站不住脚的,因为司马光砸的,本来就不是缸,而是“瓮”。

  关于司马光砸缸的故事,最权威的出处是《宋史·司马光传》,其中记载:“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其后京、洛间画以为图。

  从这段记载可知,司马光是“击瓮”,而非“砸缸”。“瓮”和“缸”大多都是陶器,整体呈现出腹大口小的特点,但在器口上存在细微的差别。“瓮”的口子是束口罐状,“缸”的口子更长更大,呈长颈敞口状。

  “瓮”和“缸”并不是同一种东西,由于它们太过类似,区别不明显,很容易搞混,清末民初很多文章干脆以更多人熟知的“缸”代替“瓮”,因此渐渐变成了“司马光砸缸”,但其实应是“司马光击瓮”。

  而“瓮”这种陶器,古已有之,考古发现,早在东汉时期就有了足以装人的大瓮,大家耳熟能详的成语“请君入瓮”,更是出自宋代之前的唐代。

  所以到宋代时,有足以盛纳孩童的大瓮,并不稀奇,以宋代没有烧制大水缸的技术为由,质疑“司马光砸缸”的真实性,其实是混淆了缸和瓮的概念,是站不住脚的。

  实际上,记载“司马光击瓮”故事的史料颇为丰富,其中的《宋史》还是官修正史,权威性较高。

  此外,还有邵伯温在《邵氏闻见录》里的记载:“司马温公幼与群儿戏,一儿堕大水瓮中,已没。群儿惊走不能救,公取石破其瓮,儿得出。

  邵伯温是司马光的晚辈,和司马光处于同一时代,邵家和司马家是世交,邵伯温对司马光的事迹非常了解,因此他的记载可信度很高。

  除了这些史料记载,但凡是司马光的传记,基本上都记载了司马光于年幼时击瓮救人的事迹,只是在细节上有略微的差别。

  可见司马光击瓮救人确有其事,而通过“京、洛间画以为图”,他的这一事迹很快就广泛传播开来,家喻户晓。

  不过故事里的另一位主人公,那个被司马光救出来的孩子,却没有这么好的命运了。

  二、

  在绝大多数史料里,都只记载了司马光救人一事,却没提到被救人的姓名,而统一用“小儿”或“一儿”来代替。

  不过此人姓名家世并非毫无踪迹,在故事的发生地河南光山县,当地的县志和上官氏族谱中,记载着司马光所救之人的身份信息。

  这个人叫上官尚光,他出身于当地的豪门富家,从小就和司马光是好朋友,他们常常在一起玩耍。

  司马光从小就展现出与众不同的气质,他六七岁时就“凛然如成人”,而且天资聪颖,只听了一遍《左氏春秋》,就掌握其中主旨大意,可以讲给自己的长辈听,连那些饱读诗书的大儒,都惊叹于他的天赋。

  此后,司马光便进入“神童”模式,他有过目不忘的本领,还有刻苦读书的态度,每天废寝忘食,手不释卷,小小年纪就读了很多书,见识不凡。

  有一天,大人们不在,七岁的司马光和一群小孩在庭院里玩耍。院子里有一个大瓮,里面装满了水,上官尚光年纪尚小,性格顽皮,非要爬到瓮口要看个究竟。

  结果上官尚光一个没注意,失足掉进大瓮里。瓮里器壁长有青苔,十分光滑,难以抓住,上官尚光又是个只有几岁的孩子,突然掉进装满水的大瓮里,一下子吓懵了,只知道挣扎,却没办法从里面出来。

  周围的小孩子们都吓傻了,见状有的跑走,有的赶忙去喊家长,但司马光临危不乱,他觉得现在喊人肯定来不及,上官尚光在水里挺不了多久。

  可是大家都是矮小的孩童,够不到里面的上官尚光,大瓮又很重,从侧面推倒是不可能的,这可如何是好?

  关键时刻,司马光急中生智,他搬起一块石头,砸破了大瓮,里面的水顿时流了出来,上官尚光就此得救。

  其实上官尚光本来不叫这个名字,但他十分感激司马光的救命之恩,于是改名“尚光”,以表尊敬和感谢之意。

  这件事对上官尚光的影响很大,他自此改掉了顽劣的性格,认真读书,再加上他不凡的出身,他竟在朝廷里平步青云,官至宰相,权力很大。

  不久后,上官尚光在政治斗争中失败,辞官回乡。但上官尚光是一个知恩图报的人,他回到家乡后,仍对司马光小时候救自己性命一事非常感激,不仅把此事传颂乡里,还专门在自己居住的地方,光县城西龙堤南坡盖了一座亭子,命名为“感恩亭”,又作“尚光亭”,以永世纪念司马光。直到如今,这个亭子还在。

  如此看来,上官尚光的成就并不算小,曾官拜宰相,他还专门给司马光修建感恩亭,以纪念他的救命之恩,这些在古代可称之为佳话,值得大书特书,广为传颂。

  那为何上官尚光最后籍籍无名,以至于在史书上只落得“小儿”二字,连姓名都没有呢?

  这恐怕与上官尚光身份的真实性有关。关于上官尚光就是司马光所救之人的记载,只见于光山县志和上官氏族谱,除此以外,再没有相关的史料佐证

  而且它们记载上官尚光曾官至宰相,但在宋代正史中,既没有上官尚光这位宰相,也没有此人的姓名,就连只鳞片甲都没有留下。

  这便存在两种可能:

  一是上官尚光确是司马光所救之人,但他并未官至宰相,而只是凭借家族财富,小有家资,得以给恩人司马光修亭,而所谓宰相,可能是后人自吹自擂,给先祖贴金;

  二是上官尚光此人是虚构的,或者他至少不是司马光所救之人,毕竟单凭地方县志和族谱的记载,并不能确定他就是司马光砸缸救出的那个孩子。

  不论是正史还是司马光的自述,都没有提到上官尚光,他的真实性存在质疑,自然没有名气。

  换言之,即使上官尚光真的是司马光所救之人,他也确实是宰相,他亦不可能后世留名,因为“司马光砸缸”故事的主角,只能是司马光。

  三、

  这不仅仅是因为司马光在故事里是机智的救人者,理应璀璨夺目,更因为这个故事流传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现实。

  “司马光砸缸救人”故事真正的“爆火”,是在他去世之后。根据《宋史·司马光传》中的记载:“光持石击瓮破之……其后京、洛间画以为图。

  这里的“其后”,不是司马光救人之后,而是他离世前后的那段时间,因为在此之前,并没有史料记载这件事。

  那么这件陈年老事,为何在起初没有广泛流传,却在司马光离世前后传遍了京洛,震动了天下呢?

  这是因为司马光砸缸救人故事里体现出的善良与仁厚,和当时百姓迫切希望司马光“活百姓”的目标是一致的。

  在宋神宗时期,朝堂上有两股政治力量,以王安石为代表的变法派和以司马光为首的保守派。王安石认为北宋积弊渐深,必须要下猛药,在政治、军事、经济多个领域实施新法,改革弊病。

  而司马光则认为祖宗之法不可擅变,实施新法不仅对国家无益,反而还有损于百姓,破坏社稷根基。

  变法派和保守派泾渭分明,他们在朝堂上展开激烈的党争,无数人卷入其中。

  但变法前中期,宋神宗革除弊病的决心很坚定,他支持王安石,全面实施新法。司马光愤而辞官,离开京城,退居洛阳,自此不再讨论政事。

  那时正是司马光一生中的低谷时期,此时是王安石的变法派当权,司马光被边缘化,自然也听不到关于他砸缸救人的事情。

  但是随着王安石新政的推进,新法的弊病愈发显露出来,许多贪官酷吏趁机中饱私囊,欺压百姓,结果是地主的利益受到新法的影响,百姓也遭到了重大损失,变法失去了民心基础。

  宋神宗在一片落寞中死去,王安石最后的靠山倒塌,年幼的哲宗即位,朝政由神宗母亲宣仁太后把持。宣仁太后反对变法,神宗一死,她便立即召回六十七岁的司马光,让他主持朝政,废除新法。

  在当时,王安石的新法搞得民怨沸腾,百姓们生活在苦海之中,一听说司马相公要回来了,纷纷夹道欢迎,并高呼道:“公无归洛,留相天子,活百姓。”

  这里的“活百姓”,是老百姓们对司马相公的寄托,他们迫切的希望司马光赶走王安石,主持朝政,废除那些折腾人的新法,还他们一个太平。

  客观地讲,司马光并没有做到“活百姓”,他主持朝政后,不分青红皂白,把新政一律推倒,哪怕是有利于百姓的也全部废除,并任用了蔡京这等奸佞之臣,污蔑打击变法官员,致使朝局更加混乱。

  但是在百姓朴素的价值观里,他们希望能够有一位仁慈善良,心怀百姓疾苦的栋梁之臣,司马光就是他们希望的载体。而司马光过去“击瓮救人”的故事,体现的正是救人于水火之中的善良品格,这和百姓的期许是一致的。

  于是借着这股“东风”,“司马光击瓮救人”的故事,不胫而走,传遍了大街小巷,成为司马相公仁慈爱民的体现。

  值得一提的是,司马光自己亦将废除新法,形容为“拯溺救焚”,这四个字蕴含的意味,和“司马光砸缸”其实是如出一辙的。

  其次,在王安石下台后,是反对变法的保守派党政,而司马光是保守派的领袖,是“抗击”王安石,“挽救天下于危亡”的旗帜。

  所以,不论是司马光自己的意思,还是其他人想借用他这面旗帜,都会推动“司马光击瓮救人”继续流传,直至深入人心。简而言之,传播“司马光击瓮”,其实是一种政治宣传,它有利于树立司马光正面的形象。

  这和后世借此事教育学生善用智慧,在目标上是不一样的。教科书上的“司马光砸缸”,主要是描述救人的过程,启迪人的智慧,但在宋代,人们在意的不是救人的过程,而是通过救人,体现的司马光之“仁心”。

  所以史书对此事记载大多语焉不详,多为“小儿掉瓮,司马光击瓮,小儿得活”这样的模式,而被救之人的身份信息并非重点,自然就不必花费笔墨。

  因此别说上官尚光身份存疑,即便他真的就是司马光所救的那个孩子,他日后也确实官居宰相,他也只能成为故事里的绿叶,去衬托司马光的仁爱。

  在正史里,这个被司马光从瓮里救出来的人并没有太多记载,仅有的身份信息都出自地方志和族谱,不够权威。在这种情况下,老师讲课从来不提司马光砸缸救出的小孩是谁,便很好理解了,毕竟一位身份尚未确定的人,如何讲给学生听?

版权声明:本文部分来自互联网,由小编精心所写,本文地址:http://www.zhubian88.cn/ctls/47286.html,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weixin888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