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静雅生活网 > 传统历史 >

李白 怨情(解读李白(唐)《怨情》——「书写经典」网络展第439期)

导读:经典需要传承,文化需要弘扬,书法和诗词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历史和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文化自信需要从点滴做起,将古诗词通过书法的形式予以表现,希望

  经典需要传承,文化需要弘扬,书法和诗词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历史和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文化自信需要从点滴做起,将古诗词通过书法的形式予以表现,希望给诗词、书法爱好者,尤其是给青少年爱好者,提供一些借鉴,进一步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热爱。特邀请来自全国各地的书法爱好者和诗词爱好者,共同开展【书写经典】网络展览活动。

  【书写经典】网络展第439期,书写李白(唐)《怨情》。

  原文:

  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

  释文:

  美人儿卷起珠帘一直等待,一直坐着把双眉紧紧锁闭。只看见她泪痕湿满了两腮,不知道她是恨人还是恨己。

  作者介绍:

  李白,生于公元701年,卒于公元762年12月,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李白一生走遍了18个省市自治区,206个县城县镇,攀登过80多座名山,游览过60多条江河,足迹遍布大半个中国,李白几乎把大唐走了个遍,创作诗篇1000多首。

  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明堂赋》、《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作品赏析:

  诗仙李白的诗风格丰富,有豪迈、有婉约,这首《怨情》,名为怨,诗中无一“怨”字,通过20个字,“颦蛾眉”、“泪痕湿”,表达美人的幽怨,最后落脚到“不知心恨谁”,到底是恨那个不在身边的“他”,还是恨自己止不住的思念,这份恨到底是爱还是恨?恐怕唯有美人自己知道了。

  本期参加书写者:

  郝乙(河北石家庄、1974年)、陈长水(河南郑州、1945年)、刘国华(湖南岳阳、1945年)、姚淑芳(湖南邵阳、1965年)、昝财川(天津、1970年)、张长义(四川乐山、1959年)、、

  郝乙(河北石家庄、1974年),师承牛逍先生,石家庄市书法家协会会员,河北金融书法家协会会员。

  陈长水(河南郑州、1945年),河南广播电视台二级美术师,中国文艺家艺术研究院会员。

  刘国华(湖南岳阳、1945年),岳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岳阳市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老年书画协会会员。

  姚淑芳(湖南邵阳、1965年),华中科技大学硕士、经济师,书法及古诗词爱好者。

  昝财川(天津、1970年),书法爱好者。

  张长义(四川乐山、1959年),字常宜,号宜斋主人,退役军官,四川乐山市天开书法艺术研究会副会长。

  郝乙

  姚淑芳

  张长义

  刘国华

  陈长水

  昝财川

  姚淑芳

  郝乙

版权声明:本文部分来自互联网,由小编精心所写,本文地址:http://www.zhubian88.cn/ctls/49613.html,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weixin888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