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静雅生活网 > 传统历史 >

皇权与相权(明朝的中央权力变化:皇权与相权之间交叉复杂的关系)

导读:若谈起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我们首先会想到一条主线,即皇权与相权之间交叉复杂的关系。自秦始皇公元前221年一统天下,设置丞相分管行政,处理政务以来,丞相制度存在了长达1

  若谈起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我们首先会想到一条主线,即皇权与相权之间交叉复杂的关系。自秦始皇公元前221年一统天下,设置丞相分管行政,处理政务以来,丞相制度存在了长达1500多年,最终亡于1380年的明朝。那明朝统治者为何要废除这样一项长久以来的制度?究竟有着怎样的考量?又会采取怎样的措施来维持已被打破的权力平衡呢?本文主要从明代中央机构的设置和运行角度来看待这一问题,以究其原因。

中央丞相制度之废除

  在明朝之前的王朝中,丞相制度作为一项重要制度一直被沿袭。在中央政府中,以丞相为中心形成了庞大的官僚体系,它在处理日常政务,协助皇帝处理军国大事等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也正因为如此,日益膨胀的丞相逐渐成了皇帝心头的一块病。皇帝出于对丞相为首外臣的不信任,使得皇权与相权的交锋一次又一次的上演,当然,皇帝总是能占到上风。这一切在明太祖朱元璋登上皇位以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朱元璋以游民身份登上皇位,在起义之时,朱元璋还能展示出超越常人的大度和气量,但当他真正登上权力的巅峰以后,内心深处的猜忌与怀疑便展露无疑。早年的生活经历使得他不得不处在处处提防之中,这种提防最终演变为政治上对功臣的怀疑和屠杀。洪武十三年,朱元璋首先拿时任丞相的胡惟庸开刀了,以谋反为名,一口气屠杀了与之有关的三万余人,当初跟随朱元璋一起打天下的功臣也杀了二十多个,并自此彻底废除了延续1500年的丞相制度。就算如此,他还是不放心,下令后代的朱家子孙不得再设置丞相一职。朱元璋本人在废丞相之时,本想为子孙消除后患,一劳永逸,没想到却为后代带来了无穷尽的麻烦。

内阁制度的确立

  在此之前的历朝历代,虽然丞相其权力有跌有涨,但其作为权力中心必不可少的一环,对于全国政务的处理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明初在诛杀胡惟庸,废除丞相制度后,朱元璋实现了大权独揽,原先隶属丞相的六部现在直接归皇帝管辖,如此一来,全国大小政务都要经过朱元璋之手,加之朱元璋生性多疑,在劫难中死里逃生的大臣早已吓破了胆,事无巨细均交由皇帝处理。很快,朱元璋被忙的寝食难安,无奈之下只能找几个德高望重的儒生来为自己帮忙,称之为“四辅官”,其中又进一步细分,王本、杜佑、龚敩任命为为春官,将杜教、赵民望、吴源任命为为夏官,秋、冬官是由春、夏官兼任。

  这几个人相当于朱元璋的私人秘书,既无官职也无实权,却实际是内阁的前身。但没过多久,朱元璋就发现,这样的四辅官并不能满足这个帝国的日常事务处理,于是只好撤掉四辅官,于洪武十四年,他下令从翰林院中选出精干之人,设置殿阁大学士,由选出的翰林担任殿阁学士,平时的职责更接近于我们现在的“秘书”职务,帮助朱元璋审阅奏折,处理繁忙的政务,这个时候的殿阁学士的权力已经相较于“四辅官”有了很大的提升,也逐渐具备了后期内阁的一些职权。

  等朱元璋去世以后,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登上皇位后,面临着跟朱元璋时期同样的问题:事务过于繁杂。但朱棣没有朱元璋那样生性多疑,他敢于放权,敢于用人,于是他在原先翰林学士的基础上,着重任用年轻的翰林来为自己做事。为了方便翰林学士的办公,他还在北京皇宫专门开设了办公地点,因为早期的这些人员是在皇宫东侧的小阁房中,因此后来逐渐称之为“内阁”。一方面是朱棣的用人不疑,另一方面也是当时的实际情况所迫,内阁成员参与讨论的事务越来越多,小到日常的政务,大到军国大事,内阁成员都可以为皇帝出谋划策,实际上成为皇帝身旁最信任的智囊团。只是秘书的权力再大,也终究是个秘书。内阁成员既没有正式的官阶,也没有印信,地位比六部长官差得远了。

  又等到了朱棣的儿子朱高炽继位以后,内阁的权力才算最终被承认。由于朱高炽在登上皇位时,承蒙自己的师傅照顾,所以为了报答这份恩情,朱高炽为其内阁的师傅提升了官衔,由以前无官衔的翰林,升为六部堂官一样的官衔,并且还授予其太子少傅的头衔,这样一来,内阁长官的权力也逐渐有了名分。与此同时,在这个时候,还赋予了内阁“票拟权”,这是后期内阁权力扩张最重要的一步。所谓的票拟,即时先将百官的奏折阅览一遍,然后代为皇帝批好处理意见,然后交由皇帝审批,如果皇帝认为可行,再用朱批同意,发行下去。其实票拟权在永乐时期便已具备雏形,朱高炽又将这份权力进一步扩大罢了。票拟权的出现,标志着内阁正式成为朝廷的中央决策机构。只就权力大小而言,这时候的殿阁大学士,已经与明朝之前的宰相无异了。当然,准确来讲的话,在体制上内阁仍然是专制皇权下的一个附属秘书机构。

中后期的宦官专权——司礼监

  上边我们提到了,明朝时期的专制皇权达到一个高峰,在高度的专制下,皇帝一般都会离不来一个群体——宦官。因此,明朝的权力漩涡中,除了皇帝与内阁,还有一个权利中心便是宦官机构司礼监。

  所谓的司礼监,起初只是负责宫廷礼仪的一个宦官机构,司礼监下设一个秉笔太监,负责为皇帝端茶送水。但就是这样一个小宦官,却逐渐发展成宦官专权的关键,明朝中后期尤甚。其实在朱元璋时期,为了防止宦官专权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宦官不能识字之类的。但制度性的东西一旦与现实不符,便会异变。朱棣继位以后,由于受过宦官的帮助,于是将宦官的地位大为提升,对宦官队伍也是信任有加。我们上文说了,内阁的票拟要有皇帝朱笔进行批红,这样才算具有正式效力。

  但即使这样,每日皇帝的工作仍是极其繁忙,早期的皇帝亲力亲为,亲手建设起的大明王朝,在政务方面还够勤勉,但到中后期,这时候的皇帝开始惰于朝政,有的沉迷木工,有的沉迷打仗,有的沉迷修道。如此一来,皇帝旁边的宦官有了可乘之机,他们受皇帝的委托,可以朱笔代为批改奏章,再后来更是随意添改。由于他们是受皇帝的委托,批过的奏章无人敢怀疑,据《明史 刘瑾传》记载,刘瑾就经常私自篡改奏折,以此来把控朝政。这是因为这样,在明朝中后期,出现了一大批大太监,比如王振、刘瑾、魏忠贤。就连内阁要想办事,也必须与司礼监为代表的宦官集团打好关系。像隆万年间,内阁首辅张居正进行的改革,便必须和当时的秉笔太监冯保疏通好。如果说汉朝宦官专权是因为皇帝私人信任,唐朝的宦官专权是宦官有了兵权,那明朝的宦官专权则是制度性的问题,归根到底是对失衡的中央权力的一种弥补。

  历史总是喜欢跟当局者开玩笑:在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费尽心机废除丞相,将丞相彻底排除在权力中心外,并且立下祖训,规定后世子孙不得设置丞相一职。但这一举措却给后人带来了无尽的麻烦。于是后人又采取各种举措来应对取消丞相后造成的权力真空,内阁制度也好,司礼监的宦官专权也好。

  参考文献:

《明史 刘瑾传》《中国政治制度史导论》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版权声明:本文部分来自互联网,由小编精心所写,本文地址:http://www.zhubian88.cn/ctls/59138.html,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weixin888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