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静雅生活网 > 生活常识 >

老师对小学毕业生的寄语简短(教育周刊 | 毕业季师长深情寄语:纸短情长 未来可期)

导读:■ 见习记者 刘晓惠  毕业季,在一年一度的盛夏时节如期而至,众多毕业生告别校园走向社会。在毕业生扬帆远航之际,师长们将期许和祝福融入毕业寄语中,助力他们开启人生新篇

  ■ 见习记者 刘晓惠

  毕业季,在一年一度的盛夏时节如期而至,众多毕业生告别校园走向社会。在毕业生扬帆远航之际,师长们将期许和祝福融入毕业寄语中,助力他们开启人生新篇章。

  引经据典 唤醒家国情怀

  “诸君:今日一别,你们离开校园,恰如叶问走出佛山……”前不久,海南大学人文传播学院院长刘复生以“用心学叶问”为题寄语2022届大学毕业生。

  刘复生在寄语中鼓励大学生走出校园后,要虚心学于众人,要谦、要定,而后能静,要为了站起来走出去、为了成为仁者而努力,要像叶问一样正心、在事上磨,继而传灯。他希望毕业生们能够“理解社会,改变世界”,希望他们永远记得:能力有大小,心灯不灭,就是圣贤。

  在2021年毕业季,刘复生曾借“江湖侠士”张无忌这个形象,提出大学生踏入社会必须遵循的“道、德、仁、义、礼”等法则。为什么要通过大侠的形象传递自己的期许和希冀?刘复生告诉海南日报记者,“大侠身上有对公正秩序的追求、急公好义的精神,以及满怀热情纠正不合理现象的勇敢。”他希望学生们成为正直善良的人,将自己的正能量不断传递出去。

  海南大学党委书记符宣国今年给毕业生的致辞充满温情又富有哲理。致辞中,他与毕业生分享了两个故事,其中一个是《荀子》劝学篇中“蒙鸠为巢”的故事。他寄语毕业生要搞清楚“本末”,明确“立必方正”。只要立身方正,将学问的“根”、人生的“本”深深扎在脚下这片生机勃勃的土地上,以后无论从事哪个行业、选择哪种生活,都能源源不断地从脚下的大地和历史的血脉中坚定文化自信,获取精神力量与心灵滋养。

  另一个故事则出自《庄子》中的“鲲鹏之变”。符宣国寄语毕业生:当浩浩长风吹来之时,要有“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勇气与魄力,要从一点一滴开始,努力积累,通过天上地下、南来北往的飞翔,在小大之间、高低之间建立起理解人世间的深邃目光,实现属于自己的“鲲鹏之变”。

  为学生走出校园“壮行”的毕业致辞,拨动了他们的心弦,也为他们指明了前行的方向。海南医学院校长赵建农的寄语语重心长:“希望你们保持进取之心,选择自己所爱的职业;常怀善良之心,做一名德艺双馨的医务工作者;坚守责任之心,勇于承担起时代、国家、社会、单位、家庭所赋予的责任。”

  深情寄语 鼓励逐梦前行

  “时间是松掉的鞋带\我偶然路过你的青春\我们手捧课本\日复一日地解读长满生命的文字……长亭外\我四十不惑\长风里\你们青春正好……”临别之际,海南华侨中学高三(6)班班主任徐永清在诗歌《写给毕业的你们》中寄语,短短180多字,用情用心。

  “司马光曰:‘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德才兼备,国之栋梁。志不大者不青春,行不笃者不丈夫。‘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在另一篇赠予毕业生的文章中,徐永清也引用典故,激励学生逐梦前行。

  “愿你千帆过尽时不汲汲于名利,不戚戚于平淡;愿你烟火人间处不畏将来,不念过往。心怀梦想,向阳而立,顽强生长。”

  “少年振衣,可作千里风幡,去日不可追,来日尤可期,愿君云程发轫,此去星辰大海,一路繁花相送。”

  ……

  以上是海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谢丹给学生们的毕业寄语。她鼓励毕业生们走出校园后不忘初心,永远纯真善良、充满勇气,引导他们将挑战作为人生和生活的常态,“希望这些毕业寄语能激励他们不负重托,成为新时代的奋斗者和国家的栋梁。”

版权声明:本文部分来自互联网,由小编精心所写,本文地址:http://www.zhubian88.cn/shcs/43910.html,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weixin888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