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静雅生活网 > 生活常识 >

望庐山瀑布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有什么问题,为什么会被专家认定为伪作?)

导读:《望庐山瀑布》,是李白的经典七绝之一,它已经被选入语文教材,成为我们最熟悉的唐诗经典之一,然而就是这样一首经典,却存在着一些问题,以至于被人质疑,这首诗或许不是李

  《望庐山瀑布》,是李白的经典七绝之一,它已经被选入语文教材,成为我们最熟悉的唐诗经典之一,然而就是这样一首经典,却存在着一些问题,以至于被人质疑,这首诗或许不是李白写的。2016年,四川大学的孙尚勇教授发表《七绝<望庐山瀑布>是李白的作品吗?》一文,文中探讨了李白这首诗存在的问题,并认为七绝《望庐山瀑布》很有可能是晚唐五代或宋初的人根据李白的五古《望庐山瀑布》改写的。

  理由一:七绝《望庐山瀑布》的内容几乎都是因袭五古《望庐山瀑布》。

  现存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不是一首诗,而是两首诗。

  一首是五言古诗:

  西登香炉峰,南见瀑布水。挂流三百丈,喷壑数十里。欻如飞电来,隐若白虹起。初惊河汉落,半洒云天里。仰观势转雄,壮哉造化功。海风吹不断,江月照还空。空中乱潈射,左右洗青壁;飞珠散轻霞,流沫沸穹石。而我乐名山,对之心益闲;无论漱琼液,还得洗尘颜。且谐宿所好,永愿辞人间。

  另一首才是人们熟知的七言绝句: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对比这两首诗,我们会发现,七绝所写的内容,几乎都是从五古中摘出来的。七绝首联”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意思与五古首联”西登香炉峰,南见瀑布水“相近。第三句“飞流直下三千尺”,与“挂流三百丈”同义,古代一丈大约等于十尺,三千尺也就是三百丈。最后一句“疑是银河落九天”,也是跟五古中的“初惊河汉落,半洒云天里”意思相近,河汉也是指银河。

  七绝的内容几乎都是出自于五古,像李白这样的大诗人,会用两首诗来写同一个内容吗?试想当年李白游庐山,写完一首五言古诗《望庐山瀑布》之后,觉得意犹未尽,想再写一首诗,那么他应该会再写一些他五言古诗中没有写到的内容,写一写他的未尽之意,而不是从五言古诗中摘取一些内容,修改一样,便当成一首新诗。

  而且七绝中的用字也让人很不好理解,古典文学家金性尧先生在他的文章《帝遣银河一派垂》中说:“次句的‘前川’两字不大好解,似瀑布之前还有川流,有些本子作‘长川’,也嫌重复,可能是凑韵。”写诗要凑韵,解释起来还不通,这更像是后人摘句修改,生凑出来的。

  理由二:李白同时代的文人、唐人李诗抄本、现存各种唐人的唐诗选本和唐人诗文评皆未曾提及七绝《望庐山瀑布》。

  我们现存李白最早的诗文集子,是刊刻于北宋末年的蜀本《李太白文集》(30 卷),在这部文集中,七绝与五古《望庐山瀑布》均有收录。在此之前,由于文献的不足,似乎不见前人提及七绝《望庐山瀑布》,并没有什么问题。

  但有趣的是,从李白之后,到宋初,是有诗人提到五古《望庐山瀑布》的。

  在李白的同时代,有一个诗人叫任华,他是李白的迷弟,他写了一首诗《杂言寄李白》,在诗序中说:“登庐山,观瀑布,‘海风吹不断,江月照还空’,余爱此两句。”他喜欢的这两句,便是李白五言古诗《望庐山瀑布》中的诗句,他提到了五古《望庐山瀑布》,却没有提到七绝《望庐山瀑布》。

  以今天的眼光来看,七绝的影响力显然更大,如果他读到李白有七绝《望庐山瀑布》,那么更应该提到七绝而不是五古。

  再有,在敦煌发现了唐人抄的李白诗,有37题43首,在这43首诗中,就有五古《望庐山瀑布》,却没有七绝。按照常理,如果抄写者读过李白的七绝《望庐山瀑布》,那么他在抄写了很长的五言古诗之后,应当会顺便将同题七绝抄在后面,或者放弃抄写比较长的五古,直接抄写内容较短,且更为后人看重的七绝。

  这样反常的现象,让人不得不怀疑,也许在那个时代,七绝《望庐山瀑布》根本没有出现。

  然而,这些现象只能引发我们的怀疑,并不能给我们足够的证据。唐代留下的原始文献少得可怜,我们现在已经不可能找到足够的证据去证明一首诗是不是李白写的了。

版权声明:本文部分来自互联网,由小编精心所写,本文地址:http://www.zhubian88.cn/shcs/45023.html,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weixin888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