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静雅生活网 > 传统历史 >

感觉古代将军训话都是对着几万甚至几十万的人,后面的人能够听得到吗?

导读:感觉古代将军训话都是对着几万甚至几十万的人,后面的人能够听得到吗?题主说的这个可能性根本不存在,几万人是一个什么概念?建军九十周年,朱日和阅兵,一万多人,就是图中

  感觉古代将军训话都是对着几万甚至几十万的人,后面的人能够听得到吗?题主说的这个可能性根本不存在,几万人是一个什么概念?建军九十周年,朱日和阅兵,一万多人,就是图中的这个规模。

  在这种场景下喊话,如果没有大功率扩音器,站的稍微远点就听不清了。冷兵器时代那种条件,恐怕一场动员做完,几个主将的嗓子全都喊哑了。

  古代作战,杀声震天,没那个条件去喊话,主要的通讯方式是旗语,根据旗帜的动作来决定下一步的动作。每一面旗帜代表着不同的将领,旗帜的大小代表着将领职务的高低。所以进入战场时都要寻找并占领制高点,一方面是观察战场态势,另一方面就是能让更多的人看到将旗,也就能指挥更多的人从而夺取战场主动权。《三国演义》长坂坡特地提到赵云曾经砍倒大旗两面,很多人不以为然。其实这是一个相当恐怖的战绩,说明赵云单枪匹马摧毁了至少两支部队的司令部!冷兵器时代,失去了大旗就等于指挥机构被毁,没有指挥士兵就只能各自为战了,再精锐的部队此时也成了散兵游勇。

  明清时期,战场最高指挥旗是总兵旗(军级),最低是千总旗(连级),中间可能还有副将(师级),参将(旅级),游击(团级),守备(营级),分别用不同的尺寸和颜色代表,合格的将领都要熟记旗帜(包含敌人)的含义。所以,战前动员,主将布置任务最多到千总一级,因为千总以下没有资格打旗。

  最重要的一点,有没有全员喊话的必要性,我认为没有。古代信息相当闭塞,没有现在这么发达,士兵与将领之间的见识程度相差天壤之别。现在我们跟普通士兵谈保卫国家保卫人民,大家都能理解。要是古代,忠君节义报效朝廷这种话只能针对将领说,底层的士兵应该由千总告诉他们:“兄弟们,将爷说了,打胜仗后每人分两亩地一头牛!”这种更能激励士卒。

  所以,古代几万人的训话是不可能存在的,没那个必要更没那个条件。

  我是东岳巍巍汶水幽幽,欢迎评论关注!

  来自优质历史领域网友“深度工场”对感觉古代将军训话都是对着几万甚至几十万的人,后面的人能够听得到吗?的观点:

  有网友问:古代士兵出征前将军训话,几万人的军队训什么话后边能听见吗? 我们先说说古代军队是怎么征调的。我们以清朝为例子,清朝征调绿营打仗,首先要皇帝批准,下发文件就不必多说了。

  但是这种事情也分2种,一种是地方发生事情,武将要上报总督,巡抚,总督巡抚再上报。但是如果是危急事变,武将也是可以根据情况调动部队的,只需要报告巡抚和总督即可。

  而且抽调部队,不是有1个营就全部带走,而是只能带走1部分,其他人还要在原地继续担任守卫,巡逻和其他任务,不得离开汛地。但是,如果要出省,则无论什么军情都必须上报皇帝批准。

  具体抽调人数,也要看情况,比如为了镇压太平天国,贵州绿营32个绿营镇,抚,协和营,一共抽调9628人出战,基本是一个营出动10-300人。有的一个营出动10个人,有的营却被抽调300人。

  而且,所有部队都是分开行军的,因为古代后勤,道路等等,无法支持大部队前进。因此,绿营兵都是以1000-2000人为单位,分头行军,一般山区是100名士兵,分配80名民夫,平原地区是100名士兵分配50匹马。

  其实,整个部队抵达战区,也不会集中在一起开会的。那怕是江南江北大营,也同样是从全国各地来的清军,分批进入江南江北大营。同时,分散驻扎在各个营寨和堡垒当中驻防。清军没有集合所有部队开大会的习惯。

  维持士气,也不是靠几万人聚集在一起开会。而是依靠这三点,第1就是严酷的军法军纪,管束士兵,战斗的时候各级军官进行压阵督战。第2就是,一旦被抽调,就有奖金,会拿到6两白银赏金。如果是千总把总则可以得到15两白银。

  最后到了战场上,还有额外奖金,攻城首先冲进去的士兵,可以得到50-250两白银,首先冲锋破阵的士兵,可以得到20-50两白银。

  第3点,就是攻破对方的城寨,村镇,清军可以得到抢掠的权利,并且还会将被俘人员妻女家人,发配给参战士兵为奴。所以,在古代,起码是在清朝基本不会有这种几万人大会。就是召开会议,也是大家站着,前边的军官们可以听到训话就足够了。士兵能不能听到,在大人们眼里,根本不重要。

版权声明:本文部分来自互联网,由小编精心所写,本文地址:http://www.zhubian88.cn/ctls/41880.html,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weixin888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