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静雅生活网 > 健康饮食 >

当归芦荟丸(肝经湿热肋部同,龙胆泻肝汤有用)

导读:龙胆泻肝汤,中医方剂名。为清热剂,具有清脏腑热,清泻肝胆实火,清利肝经湿热之功效。主治肝胆实火上炎证。头痛目赤,胁痛,口苦,耳聋,耳肿,舌红苔黄,脉弦细有力;肝经

  龙胆泻肝汤,中医方剂名。为清热剂,具有清脏腑热,清泻肝胆实火,清利肝经湿热之功效。主治肝胆实火上炎证。头痛目赤,胁痛,口苦,耳聋,耳肿,舌红苔黄,脉弦细有力;肝经湿热下注证。阴肿,阴痒,筋痿,阴汗,小便淋浊,或妇女带下黄臭等,舌红苔黄腻,脉弦数有力。临床常用于治疗阴虚而不甚、阳亢而不烈之高血证及滴虫性阴道炎、阴痒、带下等证。

  龙胆栀芩酒拌炒,木通泽泻车柴草,当归生地益阴血,肝胆实火湿热消。

  组成

  龙 胆草、栀子、黄芩、木通、泽泻、车前子、 柴胡、甘草、当归、生地。

  用量

  龙胆草(酒炒)6g,黄芩(酒炒)9g,山栀子(酒炒)9g,泽泻12g,木通9g,车前子9g,当归(酒炒)8g,生地黄20g,柴胡10g,生甘草6g。

  用法

  水煎服,亦可制成丸剂,每服6-9g,日两次,温开水送下。

  功用

  清泻肝胆实火,清利肝经湿热。

  主治

  1.肝胆实火上炎证。头痛目赤,胁痛,口苦,耳聋,耳肿,舌红苔黄,脉弦细有力。

  2.肝经湿热下注证。阴肿,阴痒,筋痿,阴汗,小便淋浊,或妇女带下黄臭等,舌红苔黄腻,脉弦数有力。

  方义

  本证多由肝胆实火上炎,肝胆湿热下注所致,治疗以清泻肝胆实火,清利肝经湿热为主。肝经绕阴器,布胁肋,连目系,入巅顶。肝胆实火上炎,上扰头面,故见头痛目赤;胆经布耳前,出耳中,故见耳聋、耳肿;舌红苔黄,脉弦细有力均为肝胆实火上炎。肝经湿热下注,故见阴肿,阴痒,阴汗,妇女带下黄臭。方中龙胆草大苦大寒,既能清利肝胆实火,又能清利肝经湿热,故为君药。黄芩、栀子苦寒泻火,燥湿清热,共为臣药。泽泻、木通、车前子渗湿泄热,导热下行;实火所伤,损伤阴血,当归、生地养血滋阴,邪去而不伤阴血;共为佐药。柴胡舒畅肝经之气,引诸药归肝经;甘草调和诸药,共为佐使药。

  配伍特点

  泻中有补,利中有滋,降中寓升,祛邪不伤正,泻火不伤胃。

  运用

  本方用于肝经火热实证、湿热下注证,临床应用以头痛目赤,胁痛,口苦,阴肿,阴痒,小便淋浊,或妇女带下黄臭,舌红苔黄,脉弦细有力为辨证要点。

  加减化裁

  肝胆实火热盛,去木通、车前子,加黄连泻火;若湿盛热轻者,去黄芩、生地,加滑石、薏苡仁以增强利湿之功;阴囊囊肿,红热甚者,加连翘、黄芩、大黄以泻火解毒。

  禁忌

  方中药多苦寒,易伤脾胃,故对脾胃虚寒和阴虚阳亢之证皆非所宜。

  附注

  附方1

  泻清丸

  组成

  当归、龙脑、川芎、栀子、羌活、防风、竹叶。

  功用肝经湿热肋部同,龙胆泻肝汤有用

  清肝泻火。

  主治

  肝经火郁证。目赤肿痛,烦躁易怒,不能安卧,尿赤便秘,,脉洪实;以及小儿急惊,热盛抽搐等。

  附方2

  当归芦荟丸

  组成

  当归、龙胆草、栀子、黄连、黄柏、黄芩、芦荟、青黛、大黄、木香、麝香。

  主治

  肝胆实火证。头晕目眩,神志不宁,谵语发狂,或大便秘结,小便赤涩。

  喜欢养生加微信XTW119

版权声明:本文部分来自互联网,由小编精心所写,本文地址:http://www.zhubian88.cn/jkys/38923.html,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weixin888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